2017-12-29 11:47 点击:次
睡眠与慢性疾病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显示:24.6%的居民在睡觉这件事上“不及格”,94.1%公众的睡眠与良好水平存在差距。而发生在睡眠期的疾病大约有90多种,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相关性也已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共识,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4倍。由此可见,睡眠的好坏与慢性疾病息息相关,是慢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睡眠呼吸障碍
严重的、不规律的“打鼾”,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障碍”,可以造成睡眠过程中反复的间断性缺氧,引起机体代谢性障碍,从而导致多种慢病的发生。
随着睡眠医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睡眠生理作用的了解不断深入,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是精力恢复、免疫调节、记忆整合、内分泌调控、儿童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所必需的。引起睡眠质量问题最常见的“打呼噜”就是一个严重的健康杀手。
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睡眠呼吸障碍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的数据显示,这一疾病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高达14%,20年间增长了3.5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中国,睡眠呼吸障碍与多种慢性疾病关系密切,2014年的统计分析中显示,睡眠呼吸障碍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3.45倍,脑血管疾病2.85倍,增加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风险2.44倍。此外,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糖尿病发病率也有明显提高,且与老年痴呆,心律失常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直接相关。
危害与风险
睡眠呼吸障碍,损害最严重的是两类人群。
1)儿童——儿童的特殊性在于其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睡眠呼吸障碍可明显影响其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长期张口呼吸不能及时纠正将引起儿童颌面骨骼的发育,造成不可逆的结果。
2)特定服务职业人群——如飞行员、驾驶员等司乘人群。健康的睡眠,不仅关系自身的健康,更关乎社会公众的安全。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7倍,发生施工事故的风险是2-3倍。
正规治疗
1. 生活方式干预
除了减肥外,还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白天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晚餐不宜过饱;不熬夜,睡前不喝浓茶、咖啡,尤其是睡前三小时戒酒!
2. 口腔矫治器
3.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
4. 外科手术
“睡眠呼吸障碍”的表现,几乎都与老百姓眼中睡得香的“睡觉打鼾”有关。希望通过此文,引起大家对睡眠呼吸障碍的关注,多加重视、及早干预。
参考文献来源: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360百科、丁香医生、新浪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