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0 08:56 点击:次
2013年有一则新闻,一位40多岁的体育老师参加爬楼梯比赛,在爬到22楼时忽然休克,紧急送往医院急救,经过一番抢救仍宣告不治而亡。
体育老师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否则他绝不会去参加登高比赛。而且比赛之前,他也有签署同意书,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可以参加比赛。
苏州慈济门诊部院长,李超群回忆起曾经诊治过的一位患者(胡先生),也是因为爬楼梯身体出现问题才觉得不妙,他与这位体育老师年龄相仿,幸运的是,胡先生早早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就医从而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胡先生一直有慢跑的习惯,偶尔会去爬山,饮食也很清淡,因此他一向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健康。胡先生的家住五楼,虽然有电梯但他很少搭乘,平时上下楼都是爬楼梯。有一阵子,他忽然感到胸闷,爬到三楼就觉得喘,再加上他又有抽烟的习惯,胡先生猜测,自己应该是肺部出了问题,便来到慈济门诊部,挂了李院长的门诊。
起初,李院长听了胡先生的叙述,觉得有问题的可能不只是肺,心脏也可能有问题。为了进一步找出病因,李院长帮胡先生安排了双源CT(电脑断层扫描)检查,李院长透过影像,看到胡先生的肺部好得很。胡先生虽然抽烟,但他的肺部目前没有烟尘堆积、没有破洞、也没有肺气肿,整个肺部都很干净。
但糟糕的是,胡先生心脏三条主要血管——冠状动脉的前降枝和环枝及右冠状动脉,严重钙化,必须通过冠脉CT扫描,进一步确定狭窄是否超过75%截面积,如果是,则需要立刻放支架支撑血管或进行搭桥手术治疗。经过门诊部冠脉CT扫描,确诊胡先生的血管已经超过75%狭窄,在李院长的建议下,胡先生赶忙到大医院诊治,做了冠状动脉绕道手术。手术之后,胡先生身体恢复的很快也很不错,他告诉李院长自己现在又可以一口气爬到六楼以上。
李超群一直都不愿意看到,患者的血管已经塞掉,或者等到血管狭窄到需要放支架的地步,才做进一步治疗。因为放完支架的血管还会再次堵塞,即使我们没有心脏病的主要症状,这也绝不代表我们的心脏就是健健康康的。
平时的健康生活形态应该是:不吸烟,饮食清淡,多吃蔬果等让血管健康的食物,定期超过30分钟以上的运动,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心脑血管畅通无比。
“心血管疾病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要预防,就要很用心;这样才不用‘开心’;不用‘开心’,人才会真正开心。”李超群说。
李超群院长:
专长
神经放射影像传输与处理、神经微创医学、医学资讯、预防医学影像诊断、巴金森病影像及立体定位手术、神经介入性放射学、医学影像传输与储存、磁振造影
学经历
苏州慈济门诊部院长
台湾三军总医院放射诊断部神经放射科主任
英国伦敦大学神经学院及台湾国家医院神经放射科注册医师
花莲慈济医院预防医学中心副主任
花莲慈济医院影像医学部主任
神经放射线医学会理事
放射线医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