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7 15:22 点击:次
临近春节,小孩发烧,是最令父母们揪心的问题,也是年轻家长经常面临的状况。响应群众的呼声,本期就一起来聊聊发烧的正确处理方法吧!
怎样才算发烧?


简单来说:通常腋温超过37.5℃,口温、耳温超过38℃时就是发烧。发烧,是身体对外来病原体侵袭的一种“正常”反应,会发烧表示身体防御能力正常。而发烧的治疗,重在发现引起发烧的原因并对症治疗,而非发烧本身。
发烧的基本概念


发烧是身体有潜在感染或发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

发烧对病人有保护作用——因为体温上升对体内致病菌造成不利的生存环境,且能加强人体免疫系统反应。

小孩的发烧大部份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发烧本身并不会影响脑部功能。因为大脑细胞的基本成份是蛋白质,蛋白质通常要在摄氏42度以上才会逐渐地被破坏,一般的发烧很少会超过此温度值,所以不用担心会烧坏了大脑。除非是某些引起脑部病变的发烧,如脑炎、脑膜炎等。
小儿发烧的可能原因


外在因素
体温会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例如:衣服穿着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等。

内在因素
感冒、气管发炎、中耳炎、喉头发炎或其他疾病等。

其他
预防针注射,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引起的反应。
发烧的处理原则


非药物的处理方式
-
应定时一天量3次体温并记录。
-
衣服穿着和平常一样即可,无需多添衣服——穿太多衣服, 流汗太多,更容易发生脱水,反而应去除不必要的衣物,以帮助散热。
-
要补充足够的水份。尤其是婴幼儿(二岁以下),有时会因水份摄取不够,引起所谓“脱水热”。
-
若体温位于38.5℃以下,可给予冰袋(小于3个月的小孩建议用水枕不用冰袋),洗温水澡(泡20-30分钟)等有助退烧。

退烧药物的处理
须遵医嘱,尤其是小于6个月以下的小孩,在使用退烧药时更要小心。
退烧药依剂型有下列几种:

栓剂
-
因由肛门给药,所以幼儿使用此剂最方便。
-
对腹泻的幼儿则不适用,因栓剂会刺激肛门而使药剂随水便排出。

口服剂
- 一般在服用半小时后即开始有作用,通常每6小时服用一次。
- 口服退烧剂在严重呕吐的病童不适用。

针剂
-
可迅速达到退烧效果,但一般不主张快速退烧——因为对幼儿的身体不见得好,且注射部位不当还可能造成神经麻痹。
其他注意事项

-
请遵医嘱按时服药或使用退烧剂。
-
如有下列情形时,请立即就医:
发现小孩有抽搐、活动力不佳、异常哭闹、持续性剧烈呕吐、食欲不佳或发烧持续3天以上的情形。
-
婴幼儿(小于5岁)的发烧常伴有热痉挛(抽筋)的并发症,最常发生于6个月到5岁的小孩。常在发烧24小时内发生,一般是良性的,抽搐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有热痉挛体质的小孩,发烧时,为避免高烧引起“抽筋”,应先服用退烧药,并且尽快就医。
发烧是体内防御系统发挥功能的表征,也是父母意识到小朋友生病的重要讯息。因此当小儿发烧时,应尽快就医,以确定病因;但发烧并非一定要吃退烧药,除非高烧造成身体的不适,否则当疾病缓解后体温就会自然恢复!
总之,发烧只是一种症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信赖医师,耐心与医师合作,接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病好了,烧自然就退了。
绘图:胡玉洁
文编:芷观
参考资料:
台中慈济医院药剂科
成大附医护理部儿科病房(小儿发烧正确处理)
北荣儿科宋文举主任——发烧
长庚医院——小儿科护理部(小儿发烧)
长庚儿童医院——颜大钦医师(小儿发烧处理原则)

苏州慈济门诊部|tzuchi_com_cn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