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门诊部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生活若简朴,人生就幸福。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恭录证严法师静思语

当前位置: 主页 > 最新信息 > 新闻报道 >

医学人文研讨会圆满举办

2018-06-13 15:24  点击:

“上人说:‘要把慈济医疗带到大陆,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目前医疗人文尚未完善,希望汇聚人医的力量,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医疗环境,让病人能够真正得到救助。”苏州慈济门诊部的李超群院长表示。


 医者仁者,善缘集聚。2018年6 月9日为期两天的“医学人文研讨会”在苏州慈济志业园区隆重举行。该次研讨会由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与苏州慈济门诊联合主办,来自海峡两岸的医学专家、全国近十个省市的热心公益人士和慈济志工代表百余人共同参与研讨。


 

医病、医身、医心 人医初衷

 

1966 年,证严法师在台湾花莲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在与志工展开访贫救苦的慈善工作中,见到“贫、病、孤、老”集于一家的苦相,遂意识到“因病而贫、因贫而病”的恶性循环, 初始设义诊所为贫困者治疗,进而于1979年发起建院,筹建历程百转千折、倍尝艰辛,终在1986年8月完工启用。接着,推动“医疗志工”制度,配合医护团队,做到“全程”“全人”“全家”“全队”之“四全”照顾,达到〝身、心、灵〞统合疗护目标。

 

1996年,一群有爱心的医务人员在证严法师精神感召下,与志同道合的医界人士开启回馈社会,奉献爱心之路。以“医病、医身、医心”为宗旨,成立“国际慈济人医会”,为偏远及医疗资源缺乏者义诊,也为海外贫病民众进行大型跨国义诊。

 

本次研讨会,也是人医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大会。当天,来自海峡两岸的医学专家畅所欲言,以“人医仁心·不忘初心”为主题,以病人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分享医学人文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与成果。

 


爱是人间最好的药 悲智双运护人利己

 

“赵院长,你如果可以的话,除了专业技术,我们一起来做医人医病又医心的事。”研讨会上,台北慈济医院院长赵有诚回忆起二〇〇八年三月从证严上人手中接下院长一职时的情境。他坦陈当时还不太了解要怎么医心?”但随着这么多年跟随上人参与实践,还有看到慈济志工们用心的关怀与陪伴,让他真实学习了解到,“每一位病人焦虑、恐惧、破碎的心都需要爱的安抚,爱是人间最好的药!”


台北慈济医院  赵有诚院长


45岁的曾先生,是从事装潢工作的木工师傅,工作时不慎从三楼跌落,造成面部骨碎裂开。慈济医院的医生为了让患者颜面不留疤痕,费时八小时手术,用118支各式钉子,23块骨板,帮他尽可能的恢复原貌。同时也鼓励患者原本离异的爱人来照顾他。医护们用心用爱的付出,感动了患者也加入到付出助人的行列中,发挥生命的良能。

 

“有很多时候,医生已近尽力了,但很多人的疾病依然没有办法救治。这个时候可以尽力帮病患安住身心。“如果病人的心没有医好话,即便医好的身体,他还是一个残缺的人;有的人他的外表也许残缺,但他的心是温暖的,是充满爱心能够行善帮助人,那他的心是健康的。”

 

爱的接力跨越藩篱,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主任杨国梁分享《清水之爱·两岸髓缘》,1993年10月成立的“慈济基金会骨髓捐赠数据中心,近25年来,截止2018年4月30日,全球已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4986位病友因此受惠,由慈济配对成功送到大陆的骨髓有2139例。杨主任不无自豪地告诉大家:“慈济骨髓库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有一个充满朝气的伙伴,有一个富有效率的后援,有一个没有成本之扰的助手,就是慈济志工团队。”


(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   杨国梁主任


慈济基金会全球志工总督导黄思贤于一九八九年时,因上人一句“够了,你还在忙什么?”点醒了当时为事业名利忙碌的他。自此以后便毅然决定退出商业竞争,投入慈济志业。现在回忆起来黄思贤感恩满满,他说:“这么多年人生没白过!”他同理医师的职业,每天看到很多要治疗的病号,可能看到八十多号,精神不济,体力不支,还是一样要看病人。他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所以当你超越自己的时候就是战胜自己。”期待每个人能有超越凡夫心的智慧,成为人人敬爱的大医王。


慈济基金会全球志工总督导  黄思贤



 

因地制宜践行人医 安心安神用爱化碍

 

二O一七年十月,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诊治中心的甘业华教授,回台参加国际人医年会。他用短短几个字总结了那次活动的体会:“安排周到!真诚热情!内容丰富!甘愿付出!”由此在活动中被触动,深受震撼。他了解到人医会的医师们常深入缺医少药地区,才发想自己在经济导向的市场氛围中,已经丢失了学医的初心。但参加慈济国际人医会活动后,找回了自己。他分享:“参加慈济后最大的改变是脾气小了,面容和气了,自己的内心逐渐变得柔软。并且每次去参加活动,付出的喜悦总能保留很长久。”现在的他会在社区进行环保实作,在单位推动减塑请大家少用一次性物品。每个月会到苏州慈济门诊部看病人、办讲座。也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医师共同成就了此次的人医交流会。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诊治中心  甘业华教授

 

“芸芸众生苦于疫,孜孜以求志在免。”清华大学医学中心细胞治疗研究所所长张明徽教授以此为座右铭,分享“病是最好的老师,凡是能把病、心治好、才是最好的行医。通过人文关照安心,安神的方法,让癌症病人得到充分的信任与减轻病痛的力量。”


清华大学医学中心细胞治疗研究所所长   张明徽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赵三虎主任,在国际人医年会上,看到骨髓捐赠,静思语中一则“见仁得仁”令其恍然大悟。“作为一个医生,要有仁心仁爱,更要付诸行动。”而后赵主任有空就会到苏州慈济门诊部做健康咨询,进入社区进行健康咨询时融入社区环保,到泗阳参与孤儿家庭关怀访视。他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在。他分享:“无论别人是否感恩或得救,我们还是要继续求仁。”课后他表达了他对大陆人医的一份期待,期望人人都能献出一份大爱,把这份大爱凝聚起来。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赵三虎主任


来自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海医师,以“慈善与医疗的结合”为主题,跟大家分享自己用真情陪伴感恩户,圆满他人生的最后愿望。“虽然关怀的感恩户往生了,但关怀并没有停止。孩子走了,志工对父母的关怀一如既往亲如一家!需要帮助的人走不出来,有福的人可以走进去。”


 (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杨海医师


病患的康复与治疗,除了离不开医生的专业和爱,更加需要护士人员的细心护理和陪伴。在台湾花莲慈济医学中心担任护理长,目前就职于苏州慈济门诊部管理室主任的陈惠兰女士,以“护理、护您”的专业理念,分享了护理人员对病患者关怀的重要性及如何结合医疗专业形成团队关怀。陈兰主任最后跟大家分享:“慈济护理因为需要而存在,因为尊重而关爱,因为关怀而团队合心,因为付出而感恩。”


(苏州慈济门诊部管理室  陈惠兰主任

 

爱的回响 落实医疗人文

 

在山东枣庄经营医院的马桂兰院长,被慈济人的关爱和理念打动,现在已经将医院的一千多平用来作为读书会。“我将带领自己的家人和医护人员,以及周边的爱心人士。用心照顾我们的每一个病人。”

 

“以前只知道做医生要对病人好,但是怎么样对别人好?慈济是超越信仰,超越宗教的。慈济的这种善念正是自己想要找的。”上海张富全医师说。


“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一种回家的归属感。在这里感觉到被支持,理解和爱。”也来自上海的精神科赵蕴晗医师分享。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施利华护士长分享:“后期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让我院的职工来到慈济聆听各位老师的课。在慈济的氛围里面,让他们感受到这种大爱。”

 

上海中医师苏郁富表示:“上海当地慈善与医疗的结合是访视,教育与医疗的结合是卫教,人文与医疗的结合是讲座,环保与医疗的结合是咨询,志工与医疗的结合就是守护。”


 (上海中医师  苏郁富


南京的陆燕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和甘医师的从医情形相似,她表示:“认识慈济后被慈济人的大爱所感动,在每次慈济活动中收获满满感动,获得了智慧,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才觉悟到了人生的价值。会把‘感恩、尊重、爱’落实到每日的护理工作中,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苏州慈济门诊部李超群院长表示,苏州慈济门诊部作为慈济在大陆开设的首家医疗机构,秉持了“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的医疗使命。伴随慈济志工“全程、全人、全家”的爱心关怀,意在为广大民众提供高质量服务。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医志工来做伴,力邀更多爱心人士,做天下善事。“让每一个慈济人回到苏州慈济,像回到自己家一样!”


苏州慈济门诊部  李超群院长)


(图文:华东人文真善美志工 苏州报导 2018/6/10)



关键词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