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6 14:45 点击:次
遇到便秘,你们会怎么办呢?大概会想到香蕉、火龙果、开塞露、泻药等等。然而,近日据江苏新闻报道,南京一位老伯长期便秘仅靠服药缓解,等胃部不适症状加剧后才上医院检查,却查出了肠癌。在此,苏州慈济门诊部外科 洪卿鹏医师要纠正四个关于便秘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每天都有排便就不是便秘
洪卿鹏医师表示,每天1-2次排便或1-2天排便一次都属正常。而便秘的定义是排便不畅、大便干而硬,与频次无关。
误区二:便秘不用看医生
洪卿鹏医师提醒大家,便秘可分为功能型便秘和器质型便秘两大类,二者的诱因也不相同:
功能型便秘:不存在器质性病变
1、喝水少
2、膳食纤维摄入少:膳食纤维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粗粮、坚果中,它们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更有力“推出”大便。
3、久坐不运动:运动量少也会导致肠道蠕动力减弱。
4、不良排便习惯:有便意时不及时上厕所,等手头的事忙完后,通常也没了便意,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便秘;或者排便的时候不专心,看书、看剧、打游戏等,都会拖长排便时间,易导致痔疮、便秘等。
5、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由于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等原因,易引起便秘。
器质型便秘:
1、肠道肿瘤、脱肛、肛裂等肛肠方面疾病
2、糖尿病、尿毒症、帕金森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
综上所述,为预防便秘,生活中需注意多喝水、多摄入膳食纤维、多运动、避免不良排便习惯。长期便秘的朋友最好就医,排查器质型病变。
误区三:泻药是万能的
用药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不能简单粗暴地依赖泻药。今年11月,广东台触电新闻还报道了一位女士因经常便秘,便饮用含有泻药的保健茶长达两年,导致结肠黑变病。
误区四:用狠劲排便
凡事量力而为,排便用力过猛,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肛裂、肛肠脱垂、痔疮等。今年10月,郑州民生频道报道一名男子如厕太用力导致脑溢血,其实,这名男子的左侧大脑本就有一个血管瘤,如厕太用力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排便困难户,尽快就医是最好的办法。专业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个体化治疗,包括生活调整、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