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3 15:49 点击:次
面对假期之后大幅上升的体重,您的心情将会如何?

面对假期之后大幅上升的体重,您的心情将会如何?
与其苦苦压抑食欲,不如学会聪明的饮食方法,让您尽情享受美食,而不必担心肥胖上身。
太多研究提醒大家:过度压抑自己的食欲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它总能找到机会绝地反击,让您在强忍之后,更加暴饮暴食、失去控制,让先前的努力全数付诸东流。
以下七个“预防的饮食策略”可以帮助您成功避开肥胖:
策略一

聪明避开油脂
-
利用低油烹调法
可用的方法:凉拌、清蒸、水煮、少油清炒、卤、炖等。
避免的方法:油炸、爆炒、勾芡等。 -
用辛香料调味
选择新鲜的葱、姜、蒜,来增添菜肴香味,或是做火锅沾酱,来取代沙茶酱、辣椒酱、芝麻酱、辣油等油脂高的调味品。
策略二

慎选菜色、多做变化
-
增加蔬菜摄取量
现代人愈来愈不常在家里下厨,三餐全靠外食解决。这样较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蔬菜摄取不足。过年既然待在家里料理三餐,更应该利用机会多准备一些蔬菜,帮家人调整饮食结构。况且蔬菜热量比较低,又容易带来饱足感。
建议一餐至少准备2道蔬菜料理,然后依家里人数再准备2∼3道半荤素料理,这样一餐里至少可以摄取3∼5种蔬菜。用餐时,先吃蔬菜类,占掉一些胃容量,接下来高热量的肉类或其它食物就不会吃太多。 -
少吃加工食品
新鲜、天然食物的营养成分一定比加工过的食品丰富,而且热量、油脂、盐分等比较少,也不含对健康不利的化学添加物。吃火锅也是一样,少吃热量、油脂都高的火锅饺类(鱼饺、虾饺、燕饺等)、丸子类,用山药、豆腐、藕等新鲜食材取代。 -
选择未精加工的主食
口感粗糙的未精加工谷类,例如糙米、胚芽米、五谷杂粮等需要费点力咀嚼,同时比吃白米饭容易有饱足感,这样不会过度进食。更重要的是:纤维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也比较丰富。
策略三

挑重点的一两天吃大餐
过年放假,如果天天大鱼大肉上桌,不消3天就会对这些丰盛佳肴倒尽胃口。与其吃多了发胖,还要费力减肥,不如在假期间挑重点的一两天吃顿大餐就好,其余日子选择清淡度过。
例如:大家通常重视除夕的年夜饭和回娘家的日子,那就在这两天尽情享受美食,其它几天恢复一般食量,甚至减少进食,多摄取蔬菜、少吃肉类及甜点(如晚餐只吃半碗糙米饭,搭配蔬菜汤),调整一下前几天大餐累积下来多余的热量及脂肪,就不必到放完假再后悔体重增加、裤子扣不上了。
策略四

以茶代酒,减少额外热量
家人朋友相聚不免干几杯酒庆祝,但是酒水下肚时,也连带喝进不少热量。白酒一两大约100卡,红酒二两大约75卡,铝罐啤酒一瓶也有120卡,喝个2∼3杯所累积的热量也很可观,必须游泳半小时,或快走1小时以上才能消耗掉。
提醒自己限量饮酒。例如:以1罐啤酒、二两红酒或一两白酒为限,每次敬酒时小酌一口就好,不要整杯干完。如果可以,其实以茶代酒也很好,有时候举杯庆祝只是一种心意,不必坚持杯里倒底装的是什么。
策略五

吃糖果不如吃坚果
在过节的欢乐气氛下,吃点零食倒无妨,但挑比较健康营养的吃更恰当。糖果、甜点、饼干一类零食通常热量、油脂或糖分比较高,却没有太高的营养价值,少吃比较好。想尝零食,不如改吃各式坚果,如花生、核桃、杏仁果等,因为适量吃这一类食物,对身体,尤其对心血管健康大有帮助。
但是坚果的热量及油脂(虽然是不饱和脂肪)也并不算低,大量吃仍可能发胖,所以建议一天吃的分量不要超过手里抓一把的量,这样既能享受吃零食的乐趣,又不必担心身上因此而多出几圈赘肉。
策略六

找一间提供健康菜肴的餐厅
这几年流行过年去饭店吃年夜饭,省得在家煮一顿已经去掉半条命,吃完还要善后一桌子杯盘狼藉,所以一近过年,餐厅家家生意好,都必须提前很早就订位。
既然要先订位,何不顺便多花些时间,挑选一家可以提供健康菜肴的餐厅呢?!现在健康养生蔚然成风,市面上标榜供应低卡、低油料理的餐厅不少,可以上网查询或是参考报章杂志的介绍,先拨个电话甚至亲自到餐厅打探一下菜色。
餐厅通常会先为客人排菜单,这时候可以把一些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排除;烹调方法上,尽量选择蒸、烤、炖、水煮、凉拌等,少点一些油炸、爆炒、勾芡等菜色。
另外,先和餐厅方面沟通好,请他们配合将烹调用油减半,调味料使用也尽量减少,基本上这样的年夜饭不至于造成家人身体太大的负担,大家也可以吃得尽兴。
策略七

约家人外出活动
中国人过节虽然少不了品尝美食,但是过节的方法不只有“吃喝”一种,安排其它活动一样能达到与家人团聚庆祝的意义。
平时大家各忙各的,难得凑在一起,正好利用过年期间,全家人到近郊走走,活动一下身体,或者在家附近的步道、小山快走也不错;再不然,相约去逛街添购居家用品,在大卖场走个1∼2小时,也能消耗不少热量。
今年不妨全家动动脑筋,想些不同的庆祝方法,过一个健康年。
绘图:胡玉洁
作者:苏州慈济门诊部医师王丽雯
文编:芷观

苏州慈济门诊部|tzuchi_com_cn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