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门诊部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生活若简朴,人生就幸福。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恭录证严法师静思语

当前位置: 主页 > 慈济项目 > 国内慈善 > 扶贫 >

甘肃11年 慈济建水窖逾万

2016-03-01 14:50  点击:

摄影者:萧耀华

一般人提到甘肃,就想到丝绸之路还有沙漠与戈壁,其实,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也在甘肃,靖远县若笠乡就在两千多公尺的黄土高原上,这里相当干旱,近几年气候变迁,雨更是越下越少。这里的农民,名符其实,靠天吃饭,在困苦的环境中,仍以乐观知足的心来面对生活。 


慈济基金会自1998年起对甘肃展开扶贫济困计划,在各地援建水窖口数超过一万六千口,在水窖启用仪式上,慈济志工与乡亲一同庆祝。摄影者:颜霖沼

十年来,慈济在当地援建上万口的水窖,也在靠近水源的刘川乡兴建慈济新村,十一月下旬,新村落成,可帮助210户贫困农民走出大山,住进慈济新村,开始新的人生。


若笠农民乐天知命 苦干抗旱


靖远县若笠乡,是干旱大西北的缩影,而农民王灵朝在黄土高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干旱的环境,农民都知道,除了努力还要乐天知命,才是贫脊农地上的作物最好的养分。 


在其他地方,常常是水龙头一开就有水,但在若笠,得从水窖来取水,一缸水,王家五口人得用好几天,每滴水比什么都珍贵。而餐桌上,摆的也只是简单腌菜还有白面条,几乎餐餐如此,他们世世代代住在土坯打成的房子里,睡在土砌的床炕上。


农民王灵朝在黄土高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王灵朝的妻子刘明霞一起奋斗,在干旱的土地上仰赖天候过活。

其实,有能力的邻居早就搬走了,现在这里,只剩他们一家人了。王灵朝说:“这里就只有我在干农活,没有农活,就是多少都要出去打工,打工到粮食黄了,收拾庄稼。”


王灵朝的妻子刘明霞补充着说:“吃苦就是为了生活,不怕吃苦。”


慈济新村设想周到 展望新生


吃苦的日子似乎快到尽头,现在一家人的内心更是有股难掩不注的兴奋,因为,他们就要搬进靠近水源的刘川乡,入住慈济新村。 王灵朝的母亲李东翠高兴地说:“很高兴,我那两个孙子、孩儿念书都不用烦,很高兴。”


慈济援助若笠乡民搬迁至刘川乡来窑慈济新村;慈济新村景观一隅。拍照者:萧耀华

来到完工的慈济新村,不难感受他们的欢喜与期待。负责援建专项的靖远县慈济项目办公室主任王益,介绍着慈济新村的规划说:“住宅建设是主房七间、厨房三间、院落的面积是零点六四亩,主要功能就是人畜分开,猪圈、羊圈、厕所、沼气池都是人畜分开,干净卫生。”


在慈济新村;水龙头一开就有水;床铺下小火炕,放进煤炭,冬天不用再怕冷;厨房里,炉子开关一开就有火;而贴心的不只是日常生活,当地堤灌工程,居民可以安心耕种; 这里还有学校,孩子教育不用烦恼。 


另一位慈济新村搬迁户周维俊说:“这个新家好,一开始感觉不自然,住了一个阶段后,就习惯了。”


十年来,慈济在甘肃援建的水窖超过一万六千口,现在,用爱和温暖堆砌的慈济新村,帮助若笠乡民走出大山,这里是九百多位农民新起点,也将是下一代的新希望。 


(黄永铃 陈立伟 甘肃报导 2009/10/26)
关键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