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门诊部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生活若简朴,人生就幸福。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恭录证严法师静思语

当前位置: 主页 > 慈济项目 > 国内慈善 > 扶贫 >

有水就是福地

2016-03-01 14:17  点击:

慈济援助若笠乡民搬迁至刘川乡来窑慈济新村;慈济新村景观一隅。拍照者:萧耀华

一整片鲜艳的红色,和掺杂其中的金色和其他彩色,是过年前靖远县城中心鹿鸣园市集最主要的颜色。在这个距离甘肃省省会兰州一百三十公里远、人口四十六万的小县城里,春节气息正浓烈。 


让鹿鸣园火红的,是满地的“福”字春联,还有各式吉祥话与年画海报。已经热闹了一周的年前市集,生意火红,挂了整街的大红灯笼下,人们赶办年货买齐瓜果,络绎不绝;当场挥毫的几位书法名家,为引颈企盼的顾客写下来年的期待。


大红席卷了整个县城。然而当车颠簸摇晃地往县城西南的那片山头开去,红色一点一点褪去,土黄,这片土地真正的颜色,霸气的占领所有视线,也几乎要占据重重大山所有的季节。深居在这片大山的靖远县若笠乡居民,生活依着这片土黄而起,然而随季节褪失的绿意,这片土黄也快将他们的生活吞噬…


十年九旱,土地荒漠化 

庄稼难生,水贵如油


眼前这片望不尽的黄土大山沟,在数千年前曾是森林密布、温暖湿润的良美佳地;包括甘肃在内的中国西北地带,气候合宜、自然资源丰富,是华夏文明发源地,周、秦、汉等前朝帝国建都城于此,发展农耕畜牧,人口逐渐增长。汉朝后,潮湿温暖的气候转趋干燥寒冷,加以农耕社会垦殖山林、水资源被大量取用,自然生态逐渐无法负荷,土地荒漠化,形成今日西北地区大规模的干旱地带。


海拔一千八百米以上、山大沟深的靖远县,最典型的干旱区域就在若笠乡,年平均降雨量两百四十毫米,蒸发量却高达一千八百毫米,已经预见了山秃地荒的情景;加上年降水量分配不均,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故十年九旱。


若笠乡苦绝的重山中,仍住着一万六千多人;为了多向老天存点水,几乎每个人都在生活中训练出一套“节水经”—为了蓄水,农民房子半边盖,院里挖上水窖,在下雨时节收集雨水径流,为旱日存口水喝。每日自水窖打上水,一盆水可拿来和面粉做馍馍、洗脸洗手、洗衣服;即使已经混浊肮脏,还要给牲口喝,滴水不浪费。


在当地,“水贵如油”并不是一种夸张的形容,而是确实发生的情况。若笠乡原本降雨就少,又经历六年大旱,只得依赖远在四十八公里外的县城供水车给水;一车水装有六至八立方,一立方的水平均八十元,将近在县城打工三天的收入,却仅够一家四口人半个月的基本用水。 


若笠人耕耘蜿蜒的大山陡坡,日日为生计而奋斗。由于缺乏灌溉水,只能种土豆、扁豆、玉米等旱地作物。耕种时铺上“地膜”减少水分蒸发,让农作能长得好些;春耕夏收期间,每日拉着驴和农具,翻松土地、蹲拔杂草,没有一日休息。


即使这么努力,若笠人近十年来仍无法丰收,只因老天不下雨,农获一年比一年少,不够卖、卖相不好,甚至连收了做来年种子都不够,更甭提收入了。没有收入,青壮年外出打工,却因为缺乏教育,只能从事收入低的劳务;想要摆脱做工处境,栽培孩子就学念书,一付上学费生活费,家庭经济马上陷入困境…一般家庭况且如此,若家有“残病老幼”,更难改变生活处境。


水窖改善饮水困难 

天不下雨无可奈何


1998年起,慈济志工在甘肃省展开抗旱扶贫工作,在通渭县、会宁县、东乡县、靖远县、永靖县、广河县等地援建水窖。至今在靖远的高湾、若笠、靖安三乡,已完成两千八百九十口水窖;继续在兴隆、北滩、永新、双龙四乡,兴建三千零二十一口水窖。


水窖解决居民长年以来的生活吃水难题。门口就有一口慈济水窖的马宗菊,滔滔说着:“这几年大旱,得到山沟的泉眼处找水。路窄,靠人力挑,每天都要挑上一回;冬天时甚至要到泉眼处挖冰,将冰背在背上,绑着带回家。有了水窖,冬天下雪、夏天下雨,将雪与水铲进水窖里,至少大半个季节就不愁吃水苦了!”


十年来,慈济在甘肃援建水窖的工程不曾停止,累计援建水窖超过一万六千口。然而,就在志工于靖远勘察水窖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靖远县“慈济项目办公室”王益主任说:“慈济人发现有些村庄仅剩一两户人家,深入了解得知,由于长年干旱无法生活,村上稍有能力的人都搬下山了,留下来的多是生活极贫困的。在勘察了几口建好却储不上水的水窖后,便开始思考:水窖做好了,天不下雨也无可奈何;要是以后更干旱,他们的生活又该怎么办?”


要彻底改变农民的生活困境,唯有搬迁一途。慈济志工经过审慎评估及与当地政府多次讨论,决定合作兴建两百一十户慈济新村,村址就选在“移民乡”—靖远县刘川乡。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