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门诊部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生活若简朴,人生就幸福。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恭录证严法师静思语

当前位置: 主页 > 慈济项目 > 国内慈善 > 扶贫 >

掘出生命之泉

2016-02-29 16:44  点击:

1998年起,慈济在甘肃会宁、通渭两县援建三百多口水窖,由台湾台南慈济志工张文郎等监造。一年后,上海慈济志工承接这项任务,从此与东乡人结下深厚情谊。

慈济志工前往勘查居民生活及水窖使用情形。照相者:颜霖沼


一户人家是否富裕,

不看有多少农获、农具或牲畜,而是看蓄有多少水。

近四千口“慈济窖”,八年来在志工跋涉下完成,

让人们的眉头松开了,让四千户人家彷佛拥有生命之泉…


东乡人讲方言,山里交通不便,生活闭塞,教育又不普及,几乎和外界脱节。前后深入该地四次的慈济志工林碧玉描述:“每次去都是冬天,眼前一片黄土,看不到一根青草;放牧的羊群,只得吃些残留的干枯草秆和晒干的玉米叶。许多孩子烂头癞耳,全身长癣斑,彷似象皮一节一节的,令人心疼。”

屋内泥土墙糊着报纸,一个炕放些锅瓢,就是全家人的生活空间。在黄沙飞扬又缺水的环境下,居家却能保持洁净,桌巾、床单不染尘,甚至男人头上戴的伊斯兰小帽,都能维持净白;令人费解。


一般家庭只靠两、三只羊,或种些马铃薯维生;成年男人到外地打工,由于不识字,与外界语言不通,谋生委实不易,大多在兰州做些建筑粗活。穷山里通讯不发达,当先生外出,宛如音讯全断;挑水、农事和教养孩子的工作,全落在女人身上。


林碧玉说:“东乡人生活实在辛苦,几乎十户家庭仅有一家可以吃到麦食,其余都是以马铃薯果腹;但是他们很坚强。”偶有酱菜配佐,算是美味佳肴;只在客人来时才吃面食,或由磨细的玉米和水制成的馍馍饼。


为勤民 储活水


干旱的黄土高原鲜少地下水,只得靠从天而降的雨水储存于水窖,再慢慢使用,一如赖以维生的“生命之泉”。


关于水窖的援建,慈济志工邱玉芬表示:“慈济免费提供材料,如砖块、砂、水泥、集水管等,施作部分由自家出劳动力。如果家中成员是孤寡、病、幼者,则靠乡亲互助协力建造。平均每口水窖约台币四千元,估计可使用二十至二十五年。”慈济自1998年到2005年,在会宁、通渭和东乡三县共兴建了三千九百五十一口水窖。


“慈济窖”到底对居民生活,带来多少影响?大陆“中华慈善总会”表示,许多人因为不必再挑水,腾出时间和劳力出外打工,增加收入;同时,水窖和集雨场多数在庭院内,居民得以建立卫生习惯,减少疾病发生。


东乡县有了水窖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更带动畜牧业的发展。一位村民说:“以前连人喝的水都没有,那里有羊喝的?”1999年,慈济在北岭、高山两乡为四百三十四户援建水窖时,当地只有一千一百八十一头驴与羊,每户平均不到两头羊;两年后统计,每户平均豢养羊只达七点六头。


所以当地人都将水窖喻为“幸福水、致富窖”。


受教育 绽希望


甘肃省东乡县车家湾乡水家村水家慈济小学,校长集合全校小朋友合影。照相者:颜霖沼

慈济志工来到车家湾乡水家村勘察,孩子们尾随在后方;当从慈济志工手中接过糖果,冻伤龟裂的脸庞都露出了笑颜。“为什么这些孩子没上学呢?”慈济志工问。“如果要上学,清晨三点就得出门,还得走五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最近的一所小学。”村长无奈地说。


林碧玉深信教育才有希望,总得替这些孩子想想办法;有同样看法的邱玉芬也说:“当年我准备念初中时,三百多元学费成了问题,妈妈只得向亲友周转,跑了一、二十个地方。因此我发愿若有能力,也要帮助想读书的孩子。”


众多慈济志工支持建校,让慈济水家小学于2004年动土、落成。学校建于全村最高点,慈济志工喻为“好汉坡”,从七岁到十三岁近百位学龄儿童,终能高高兴兴地上学。 林碧玉说:“如果有一百位孩子受教育,就有一百个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绽放。”


故事还在继续


为了复勘完竣的水窖,了解工程质量和规格是否落实,慈济志工在摄氏零下四度、白雪皑皑中抵达兰州机场。“居民有了水窖后,生活是否有改善?水够用吗?是我们一直记挂在心里的事。”志工许娟娟说。


一趟三、四天的甘肃行,志工自付旅费,行程紧凑,舟车奔波,且黄土高原地形起伏高峻,许多地方车子无法抵达,只有靠步行;而且空气稀薄,房舍分散,爬上爬下,教人气喘吁吁,但还是要继续往前走。


林碧玉谈到她毕生难忘的经验。一次四月天,遇到龙卷风,飞机无法降落,暂泊江西,待风止,才降落兰州机场,却是漫天尘埃,人人灰头土脸。连夜雪花纷飘,清晨景象换成一片白色世界,众人身上的夏衣难以御寒,赶紧购来棉毛卫生衣保暖。林碧玉原本想雪下得那么大,车轮没有加装链子等防滑装备,实在冒险,建议不如先回去,下次再来。没想到邱玉芬鼓励大家:“既然来了,就要顺着因缘完成任务。”


年过六十的林碧玉,早年脚曾受过伤,仍和志工爬坡入山;一个下坡路段,路更滑,却没有树枝可供抓扶,就这么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另一户。她沿途上气不接下气,默念佛号;但是看到居民的热情和感激的眼神,所有的辛苦都忘了。 看到志工到访,居民感激又开心,忙着招呼:“炕上坐!”随即拿出夏日收成自制的葵瓜子、烘热馍馍饼,热忱地款待客人。“那是他们家里最好的东西,只是我们不能接受款待。”林碧玉说。


七年来,上海慈济志工多次往返甘肃东乡,过程艰辛。邱玉芬坚定地说:“我们会持续下去。”


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分不忍和不舍吧!”许娟娟淡然地说。


本文摘自:《慈济月刊》469期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