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门诊部.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生活若简朴,人生就幸福。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恭录证严法师静思语

当前位置: 主页 > 慈济项目 > 国内慈善 > 川震 >

三百六十五天 一本初衷的陪伴

2016-02-26 10:16  点击:

小志工比手语歌。照相者:吴宝童

“我的梦想,需要你陪我完成,而你给我的爱,让我勇气倍增…”当《一家人》的音乐缓缓流动,乡亲随着歌词熟练比起手语。


大震后,慈济人带着这首歌肤慰众人忧惧心情,也许诺重建路上分担分享,一路陪伴。


“这首歌,代表慈济对我们的关爱。一年了,相信明天的四川依然有你们…”。

 

茧易的医疗帐棚相隔九个月后再次搭起,四百多位乡亲早早就秩序井然排坐在椅子上,等待着他们的老朋友。“终于把慈济的医师给盼回来了!”


地震后那几天,伤亡统计几乎以万位数字增长,尤其被列为十大“极重灾区”的绵竹市与什邡市,受伤人数更达七万多人。 


“2008年5月20日,我是怀着沈痛的心情踏入什邡。”第一梯慈济赈灾医疗团成员叶添浩医师,当时只想赶快卸下行李,穿上白袍、拿起医疗器材投入救灾行动。经过协调与规画,两天后慈济义诊开始,舒缓第一线医护人员庞大的负荷量。


“一年后我再回到这里,都不一样了!尤其看到乡亲重建家园,内心的感觉只有开心。”周年之际,慈济医疗团队重返熟悉的什邡市洛水镇与绵竹市汉旺镇,展开五天义诊;医疗阵容还包括三十位什邡人民医院同仁,以及北京市八位医疗人员。两岸大医王携手替乡亲健康把关。


什邡人民医院骨科医师雷周棋表示,震后有大量伤员紧急进行骨科手术,现在正是取出内固定的时期。“大批病人重回医院,慈济选择这个时候回来分担工作量,对我们帮助很大。”对他们来说,参与慈济义诊,是使命,也是义务。


四川宗教局长王增建,感念慈济人救灾不间断,让四川人民看见大爱。在义诊开幕仪式上表示:“慈济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替老百姓煮饭、看病,这对灾后重建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最冷与最温暖的一年


震后五十个小时,余震不断中,慈济人已经从各方汇聚灾区。成都台商张文玲当时刚抵达上海探望大儿子,行李还没来得及整理,又重新打包飞回四川。


“儿子很不能谅解,为什么我非去不可。”张文玲花费很大的心力苦劝孩子:“如果今天受灾的是我们,是不是也希望有人来帮助呢?”这是一场母子间的对谈,也是一个机会教育。


不多久,她不但说服儿子,还带着他的捐款抵达灾区与慈济人会合。地震第五天,慈济陆续在德阳三县市、五个定点设服务站,供应饭菜、开办义诊,还走到帐棚内、大街上肤慰关怀,连续一百多天、二十三梯次志工接力。


“在灾难发生那一刻,慈济人因为慈悲跑在最前;期间运用智慧评估赈灾方案,陪到最后也是因为慈悲。”一年后,志工罗美珠再度来到四川,稍早华人最重视的农历春节,也与居民同在。


“四川居民历经灾难、失去家人,比起我健康美满的家人,他们更需要我。”今年春节是四川最冷的一年,相信也是人心感受最温暖的一年。


急难阶段过去,慈济在什邡洛水与绵竹汉旺设立服务中心,持续推动重建和心理关怀。“心灵的阴霾不是一、两年就能消除;丧子、丧亲之痛,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抚平。慈济会一本初衷陪伴在乡亲身边。”慈济基金会副总执行长王端正说明设立服务中心的用意。


慈济志工以接力方式,一个月一梯次长期驻守在服务中心。除了进行十三所学校以及中江县光明村永久屋援建事宜,并且长期照顾贫困个案,进行医疗补助、助学、关怀敬老院、带动环保等。


“慈济人帮我们煮饭、盖学校,最后还留了下来;这种不离、不弃与不舍的相伴,四川人真的很有福。”洛水镇书记尹太超说。


布善种子让爱生根


人医会吴森医师(本昕,左2)为腿疼的老奶奶针灸。

慈济志工来到四川,最初缺乏支持和人力,着实辛苦;但志工们心系乡亲、勇往直前付出,珍惜停留在四川的分分秒秒。


志工吴慈同说:“我们带着台湾人的爱心与祝福来四川,要想办法将爱留下来。爱怎么留?就是带动当地志工。”她认为灾区重建,在地志工会是最重要的力量:“他们对这片土地有深切的情感,会动得很快,也会做得很好。”


许多投入慈济一、二十年的资深志工,踏上这片遥远又陌生的土地,在服务乡民之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承经验,带动当地志工。


成都在地志工刘永勋自认就像孩子,什么都不懂,从这些资深志工身上,学得很多,也进步得很快。


地震后,大连的亲友挂念着刘永勋,希望他回到北方的故乡。但他认为,遇到事情不能躲,愈躲心愈慌;也因为走入灾区,他遇见慈济。“最初,我是带着视察的心态来到慈济热食供应站,一看就被感染了,也跟着志工们洗菜、切菜……当腰一弯、手一抬,诚敬的将物资交付到乡亲手上,油然而生的谦卑,让付出的自己很感动。”


刘永勋曾经关怀一位独居爷爷,除了陪伴也帮忙打扫,但爷爷始终不信任,防备的心态让他们不知道如何是好。“是邱玉芬师姊打开爷爷的心。”刘永勋说。


上海慈济志工邱玉芬发现,爷爷那张由几根木头架起来的床睡起来太不舒服了,于是决定帮爷爷换一张气垫床;看到爷爷好几天没洗澡,请师兄带他去沐浴、理发。这一次过后,老先生对志工的态度开始改变。


当地志工从邱玉芬的细心中,学习到把个案当成家人,才能走进人心。


访视中,总是有许多令人不舍的画面,助学个案葛帅就让志工很心疼。


葛帅一家从外村搬来孝泉镇,葛爸爸为了筹措太太的洗肾费用,长年在外地工作。葛帅很孝顺,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照顾妈妈之余也在学业上获得好成绩。妈妈常对志工说,自己撑着一口气,就是放心不下这个孩子。


志工除了关心,也帮忙整顿破损的门窗、将旧墙刷新,希望葛妈妈在舒适的环境养病,葛帅也能专心学习。


慈济人的爱,一点一滴感动葛妈妈的心。志工张文玲说:“最后一次去看她,她告诉我们:‘我放心了,慈济人一定可以把我儿子照顾得很好。’”四天后,葛妈妈就安详往生了。


板房区带动环保风潮



实际投入后,爱心会启动使命;爱心启动,所造成的效应绵绵不绝。


经销茶叶、推广素食的熊启明,就是在参与慈济志工行列后,更积极呼吁茹素与环保。“从家人做起,才能影响别人。”除了口头分享,他也请购素食相关的出版品回家给父母欣赏,短短几个月,爸爸妈妈不但茹素,也投入爱护大地的环保行动中。


熊爸爸原本就有回收旧物再造的兴趣,特别是顶楼那张利用回收匾额自制的乒乓球桌更是令人称奇。熊爸爸回想起几十年前从老家到外地工作,路上丛林满满,如今却光秃一片。对大地感情特别深的他不胜唏嘘:“所以当我听启明谈到环保,第一时间就非常赞同。”如今,熊家顶楼有一片整理得有条不紊的小型资源回收站。


“去年八月,一位师姊跟我们说,慈济送的毯子是回收宝特瓶做的,当时我就想,我们也可以做!”住在板房区的尤碧玉操着浓浓的四川口音说。


灾后第三个月,居民告别帐棚入住板房,慈济人致赠米、食用油、锅碗瓢盆等三十一样日用品作为入厝贺礼,让他们安心迈向另一个生活阶段。发放后,慈济人走入板房区献上温暖祝福,尤碧玉就在当时被一位师姊的话语给带动。


她在有限空间的板房区寻觅一处空地开始做环保,还召集左右邻里一起来。“一开始很害羞,但心里告诉自己,这是在做好事。”


已经无从追寻是哪一位慈济志工跟大妈说了那番话,但半年后成果丰硕显现,满满的回收物一车又一车运来慈济服务中心;时常,也看见乡亲将瓶瓶罐罐整齐束好拿到服务中心的回收场。环保概念就如涟漪,逐渐从服务中心、尤碧玉的板房区扩散开来。


“原本以为在这里推动环保不容易,但就像上人所说的,不要轻视自己的一念心。”慈济志工周明雪说。


地震后三百六十五天,5月12日,慈济人在洛水与汉旺两处服务中心,与上千居民为巨伤默哀,也为四川献上祝福。当慈济歌选“一家人”的音乐缓缓流动会场,听到前奏,几乎是反射动作,乡亲自然随着歌词比起手语。


一年来,慈济人带着这首歌,用欢唱打开居民难过的心,也用这首歌誓言一路陪伴。“这首歌,就代表慈济对我们的关爱。”居民刘维玲说:“一年了,相信明天的四川依然有你们。”


一步一脚印,四川的黄泥地上,满满都是慈济人爱的烙印。


浩劫或许将被遗忘,但这场地震所带来的爱将被留下,并透过传承,如影随形、长长久久延续着。


(资料来源:取自慈济月刊510期)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