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门诊部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生活若简朴,人生就幸福。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恭录证严法师静思语

当前位置: 主页 > 认识慈济 > 创办人 > 人间菩提 >

刻苦恒持 舍己度众

2016-06-29 16:55  点击:

精舍早期的生活很辛苦,尤其又处在偏僻的东部地区,能够维生的方式更是难寻,若是生活不下去,就必须不断找、换工作做,但在这样的困苦中,上人却因为不忍人间苦难多,还是决定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

【证严上人6月22日台南行脚开示】


“时间已经是五十年过去了,现在起就要说是第二个五十年的开始,过去的五十年,师父很忙碌,但是很辛苦,过去叫什么名字?‘克难慈济功德会’,听名字就知道内容,真的辛苦。”

证严上人行脚至慈济台南分会,6月22日与台南志工及会众分享慈济五十年来克难起家的种种过程,虽然举步艰辛,但却能向社会大众立下生命的典范、展现可贵的人生价值。

千手千眼观世音 千处祈求千处现

“当初师父做慈济,内心就有一个很大的决定,大家都了解师父出家是有三个愿,我不做法会,不要收徒弟,我不要做住持,这是我的三个愿。精舍没有住持,因为师父不做住持,老实说,精舍我也没理事情,都是师父的弟子在做,大家群策群力,我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我们开始的生活。”

精舍早期的生活很辛苦,尤其又处在偏僻的东部地区,能够维生的方式更是难寻,若是生活不下去,就必须不断找、换工作做,但在这样的困苦中,上人却因为不忍人间苦难多,还是决定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

“那时我说,虽然我们用法会的形式,因为很多人喜欢修行人诵经,但是这个修行人不爱为人诵经,一直到这个修行人感受到人生疾苦,要用甚么救人呢?需要千手千眼,我借着千眼、千手去救人。譬如说,地上一摊血的故事,如果让更多人看到,你又需要更多只手,有心有力,那个妇人可能就得救。”

这件事情让上人生起一念心,“诵经时,常念到千手千眼观世音,人人有慈悲心,五百人不就是一尊观世音,一尊观世音可以分布在很广的地方,可以慈眼视众生,千处祈求千处现,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精神,这是在人间,佛陀所说的教法,凡是佛所说,就是世间一定有的,我这一念信心决定,好!我帮以你们诵经,但是你们做会员。”

克难推动功德会 诚正信实明公私

为了救度苦难人的这一念悲心,上人放下不做法会、不诵经的心愿,开始每个月带领会员诵一部《药师经》,藉此推动克难慈济功德会的慈善志业。

“我们为了救人,只好每个月诵一部《药师经》,现在《药师经》还继续诵,不知道你们有诵吗?(有!)这是静思法脉,把法脉维持下去,这是我们千手千眼的精神,法会来完成功德会,他的名称叫‘克难慈济功德会’,为何称‘克难’?‘克难’的意思是我下定决心,绝对要做给人家看,粒粒米都用在困苦人的身上。”

克难生活中,恒持诚正信实的精神,展现在克难慈济功德会的物资、善款运用上,绝对不能和精舍常住师父的生活日用混在一起,上人以当时一个故事来说明他的这分坚定信念。

“精舍有一个叫文瑛(后来皈依,法号静蓉)当时在念书,他的妈妈当时是会员,我们在发放米的时候,她看到米袋破掉,米落出来,觉得可惜就去捡起来,去问师父米瓮在哪里?我刚好走进那个地方,我说你找米瓮做甚么?她说,我捡起来的米要放在米瓮里。我问在哪捡拾的,她说刚才从米袋掉下来的米,我说米袋掉下的米妳要放回去米袋里,她说放在我们的米瓮就好了,我说一粒米都不行,这是功德会买的米。”

牺牲个己为众生 深入法髓菩萨道

静思精舍克勤克俭、自力更生的精神,不仅公私分明,甚至常住师父即使生活困苦,仍常常广结善缘,提供吃、住给前来静思精舍的在家居士。有人担心会有因果问题,不忍在常住师父克难的生活中增添负担,上人却轻轻以一个佛典故事说明。

“常住是我修行的愿,过去佛陀在《本生经》里面有一段故事,有一位国王,他的国家干旱好几年,五谷杂粮无种子,无法收成,全国已饥饿、饥馑。这位国王很虔诚,为了他的子民,带着一群大臣去到海边,在海岸向天祷告,祈祷上天降雨,用最虔诚心祈求天下雨,能让国民能耕作,但还需经过一段时间五谷才能丰收。这段期间,国民是在饥饿中,因此他发愿,我愿意将我的身体下海化为大鱼,我愿将我的身体供应给我的国民,人人将我身体的肉来维持这一段长久的时间,到五谷丰收为止。讲完就纵身跳下海去,化身为一尾大鱼,经过一段时间,忽然间海里一波大浪,这条大鱼随着大浪冲到了岸边。故事讲到这里,你知道吗?有几个人在海边?(五个。)这五位后来是谁?(五比丘。)”

佛陀不忍众生苦,为成就众生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生命,以身体供应饥民存活下去的愿行故事为喻,上人以此响应自己对于弟子们,那分深厚师徒情缘与期许。

“大家已经有皈依,是师父的弟子,师徒之间不是外在的结缘,是要法入骨髓的缘,大家用心投入慈济,为人间去付出,为天下来行菩萨道,菩萨不是去雕的,人间菩萨不是用木刻的、不是用土去雕的,这是人雕的,真的菩萨是会喝水、会吃饭、会工作,能决心为天下众生付出,这叫做‘人间菩萨’,这是已经听法入心,心有所觉悟,愿意付出,这叫‘觉有情’,觉有情叫做‘菩提萨埵’,简称‘菩萨’,是觉悟,有真诚的情,对人有情这样付出,不是迷的众生,是觉悟的有情人,这叫菩萨,所以大家要做人间菩萨。”

点滴不漏树典范 救苦众生心不变

对于推动人间菩萨道的悲心愿行,以及对弟子们成为觉有情菩萨的殷切期盼,上人及精舍常住师父再辛苦也要坚持下去,从竹筒岁月涓滴募款成就慈济志业,一路迄今,那分诚正信实、救度苦难众生的心念,始终不曾改变。

“慈济从克难开始,但是举步艰辛,有一张是创刊号的月刊,那是征信,从第一个月开始的征信,有人没钱都是只来参加法会,所以五元、十元、十五元、二十元,这是开头的时候,都是很辛苦,我们自己还是做工,米、油都是向人家借,粒米都不会流入我们的米瓮,每一粒米都干干净净、点滴不漏,全放在功德会救人,这是典范建立起来,慈济人都要诚正信实,师父都这样做,所以你们大家也要这样做。”

细数慈济五十年来走过的路,许许多多为人所知或不知的过程,点滴都在上人的心中,无法在短短的时间中一一言诠,上人只能以短短一句话来勉励现场大众,期许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跟着他的脚步,恒持诚正信实的克难精神,继续走向未来。

“总而言之,精舍走过来的路,不为人知的事情(很多),精舍再辛苦,我都要树立典范,做给人家看!”
关键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