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5 11:44 点击:次
厦门苏氏兄弟(兄,33岁;弟,31岁)在十几岁时同时患脑血栓,治疗后,俩人双腿(小腿)开始起泡、发黑、溃烂,被多家医院宣告需要截肢。
2014年,厦门慈济志工对他们开始家居关怀。2014年11月在厦门市政协潘世建副主席的协助下,苏氏兄弟进入厦门市第五医院治疗。病情虽有好转,但今年5月两兄弟腿上的伤口又开始溃烂。后虽经全国多方专家会诊,仍无改善。
专家确诊,苏氏兄弟患有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血栓后遗症期,哥哥伴有双下肢慢性溃疡、弟弟伴有右下肢慢性溃疡。
2015年11月13日上午,在慈济医疗志业执行长林俊龙的主持下,厦门市第五医院专家与台北新店慈济医院专家连线,就苏氏兄弟罕见病证进行会诊。
连线成功,一个跨越海峡两岸的即时诊室落成;

苏氏兄弟也来到会诊现场,慈院专家将通过两岸连线,了解他们腿部溃烂状况。
会诊开始,首先由厦门五院的主治医师针对苏氏兄弟个案进行报告。

台北慈院医疗团队也就苏氏兄弟的医疗方向提出建议。

慈济林俊龙执行长查看苏氏兄弟腿部病变情况,提出补充意见;
台北慈院建议:使用在静脉血管装支架来医治,五院的主治医师有不同的看法。
两岸专家就苏氏兄弟的病情展开讨论;
最后在了解到在慈院已经有一百多例的静脉支架的医治经验后,五院黄院长和医生接受了慈院的总体医疗建议。
通过近一个小时的深入剖析,两岸专家达成一致共识,确定最终治疗方案:首先安置静脉血管支架,打通静脉,恢复溃疡区的血液供应;接着,使用最新一代抗凝血剂解决苏氏兄弟凝血机制障碍问题。一先一后,两个方案结合,两岸专家期待能尽力保住苏氏兄弟的三条病腿。
针对此次会诊,第五医院黄继义院长充满信心地说:“台湾的专家们提出的建议非常中肯,有可操作性,相信通过这样的治疗,会让苏氏兄弟尽快康复起来。”
会诊后,厦门市政协潘世建副主席召开座谈会,他说:“两个兄弟,如果锯掉三条腿,这个家庭就毁了。苏氏兄弟的治疗,希望是两岸医疗界共同协作的成果,也是两院之间合作的起步。政府可以协助推动。”
黄继义院长在苏氏兄弟个案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希望第五医院与慈济医院之间达成长效、深入且具体的框架式协议:第一,共建闽西南的爱心医疗平台;第二,建立爱心护理培训基地,对护理人员、爱心人士进行培训,引进慈济的护理人文理念;第三,建立远程会诊机制;第四,推进真正的两岸学术协作、医疗协作。
慈济基金会文发处何日生主任回应说:慈济强调人文,希望可以加强和厦门在医疗人文方面的出版合作。透过故事体现“以病为师、视病如亲”的人文理念,让感人的医疗人文故事在两岸流传。何主任认为,医疗就是让人返回健康正常的生活。杨晓东和陈团治的案例做了很好的模范,他们不仅仅是身体上得以康复,心灵上也因关爱充满快乐,这就是慈济人文医疗的目的。
针对慈济与厦门的医疗合作,潘主席提出两点希望:一是目前厦门卫生界人文关爱已做得很好,希望能继续携手慈济推动人文关爱。第二,希望两家医院不仅仅停留在这个案例的开展,要经常合作,经常往来。他期许两岸医疗界携手推动,共同造福两岸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