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0 09:34 点击:次
“
来自江西的十二岁女孩阳雨,因为天生身体的不便,十二年来足不出户,“我想读书”,是她最大的心愿。

图说:“我想读书”,是阳雨最大的心愿。
阳雨的跨海求医之路
十二岁的阳雨,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飞剑潭乡的周源村,偏僻的小山村去往市区,需辗转三次公交车方能抵达。
小阳雨到了该上学的年纪,腰椎却长出十五公分的巨大脂肪瘤,造成阳雨双腿无力、无法自主如厕。有着稚嫩脸庞的阳雨,体态却像个驼着背、拄着拐杖的“老奶奶”,每天必须有人照顾。
阳雨的爸爸阳冬回忆说:“当时发现小阳雨不太对劲,腰椎后方长出一丁点儿大的“小肉球”,随着年纪增长,“肉瘤”越来越大,双腿的变形也越来越严重,右踝只能用脚背着地。”

图说:腰椎后方十五公分大的巨大脂肪瘤,造成阳雨双腿无力、大小便失禁。
阳雨因身体不便,无法到学校上课。每天看着弟弟上学,阳雨也渴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和弟弟一样,走出家门上学去。阳雨在弟弟的协助下,开始自学弟弟的课本。
“但是我不识字。”阳雨说。阳雨的活动空间只有家,除了家人,电视机是阳雨唯一的朋友。十二年的人生里,这是她与这个绮丽多变的世界,唯一的连结。
爸爸阳冬从阳雨很小时,就开始到处寻医问诊,一而再再而三的诊断下来,结果都是无法治疗。“这病压迫到神经,怕动了以后会全身瘫痪。”
失落的阳冬说:“我闺女长得这么好看,想治她,却没法儿治,真的很心疼!”
希望的曙光
同是周源村老乡的宜春市慈济志工万龙,于2016年4月辗转得知阳雨的情况,立刻向慈济基金会提报此个案。
在慈济志工的帮助下,2016年5月,阳雨先到苏州健检中心完成了一系列详细的身体检查。检查报告也火速传回花莲慈济医院。

图说:苏州慈济门诊部院长李超群亲自为阳雨做检查。
花莲慈院林欣荣院长召集医疗团队,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骨科、复健科等多科别,为阳雨制定缜密的医疗计划。
国际医疗服务中心许文林副院长、李毅医务秘书带领团队,搭起两岸桥梁,为阳雨办理来台与后续医疗相关行政手续。

图说:阳雨和爸爸来台前一天,恰逢中秋节。江西慈济志工与两人一起团圆庆中秋,并祝福阳雨手术治疗顺利平安。
阳雨花莲慈院陪你 跨步人生
“我认为,阳雨其实是有机会可以走路的。” 阳雨的主治医师,花莲慈院神经外科主任邱琮朗表示。9月16日,在两岸慈济志工的跨海接力下,阳雨由爸爸阳冬陪同,顺利抵台。

图说:阳雨在慈济志工的陪同下,由爸爸背着,准备进海关搭机。

图说:长途交通颠颇,让阳雨身体不适,靠着爸爸厚实的肩膀,出发台湾。
从没离开大陆的爸爸阳冬,辞去工作,在慈济人的陪伴下,陪着阳雨,来到台湾花莲慈院。“即使人生地不熟,在慈济,我们都是一家人。”慈济志工说。

图说:9月16日,阳雨和爸爸顺利抵达花莲慈院,林欣荣院长亲自迎接。

图说:有慈济家人的爱与陪伴,对于后续的手术治疗,阳雨不害怕。
历经五次手术 江西女孩实现人生跨越
经诊断,阳雨小小的身躯,共有三处不同的病症:头部的“查理氏畸形”、腰椎的“脊柱裂”合并“脂肪性脊髓脊膜膨出”、下肢的“双踝天生反转”及“天生左髋关节脱臼”。

图说:阳雨下肢有双踝天生反转以及天生左髋关节脱臼的问题,骨科团队决定先为阳雨进行矫正手术。
阳雨腰椎十五公分大的巨大脂肪瘤,造成双腿无力、大小便失禁。花莲慈院林欣荣院长率领医疗团队,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骨科、复健科等多个科别,为阳雨制定缜密的医疗计划,陆续进行五次手术;阳雨的身体功能也在儿童复健中心团队的专业指导中,逐渐恢复。
第一、二次手术:9/22“后颅窝减压手术”、10/3“脂肪瘤切除合并脊髓神经复位手术”

图说:2016年9月22日,邱琮朗主任为阳雨进行第一次手术治疗,“后颅窝减压手术”,为神经进行减压手术,以解决脊髓空洞症的问题。

图说:2016年10月3日,林欣荣院长、神经外科邱琮朗主任、整形外科王健兴医师,合力为阳雨执行“脂肪瘤切除合并脊髓神经复位手术”。

图说:2016年10月3日的“脂肪瘤切除合并脊髓神经复位手术”,邱琮朗主任划下第一刀。

图说:林欣荣院长与邱琮朗主任,讨论阳雨的X光检查报告。
第三次手术:11/3骨科手术(下肢双踝天生反转、天生左髋关节脱臼)

图说:11月3日,小儿骨科专家、台北慈济医院外科部副主任黄盟仁,以及花莲慈院骨科病房主任叶光庭,为阳雨天生反转的右足踝进行矫正手术。
第四、五次手术:12/01、12/28引流管置放
阳雨因为脊髓脊膜膨出,造成十五公分巨大脂肪瘤,没有骨头与脊膜的保护,造成内部积水,形成水泡。针对阳雨脊髓的积水问题,神经外科邱琮朗主任陆续于12月1日、28日为阳雨执行第四、第五次手术。

图说:阳雨术后需穿着“气动式足踝护具”,预计农历过年后可卸除。
慈院家人的温暖 筑起两岸爱的桥梁
术后,阳雨在儿童复健中心刘盈绮组长等复健团队的复健计划指导下,逐步练习行走。
刘盈绮组长表示:“阳雨的复健计划以物理治疗为主,由于下肢无力,以锻炼下肢肌肉力量的复健动作为主。复健的训练过程,对十二岁的孩子,是辛苦的。特别是脊椎的术后伤口,一碰就痛,阳雨几度哭了出来;还有偶发性的头晕问题,总得中断复健练习。”

图说:术后,阳雨在儿童复健中心刘盈绮组长等复健团队的复健计划指导下,逐步练习行走。
在复健老师跟爸爸的鼓励下,阳雨还是很努力的,一而再、再而三地继续锻炼。2017年1月10日,阳雨在四脚拐(辅具)的协助下,已经能开始走上一小段路。这一步,阳雨的爸爸,等了十二年。

图说:复健的训练过程,对十二岁的孩子,是辛苦的。特别是脊椎的术后伤口,一碰就痛,阳雨几度哭了出来。
“每次阳雨手术,我都有拍照传回家里,我母亲看了,很是心痛,都流泪了。”爸爸阳冬说:“我只希望,以后阳雨能自己走路。想吃啥就自己去买啥,能自己穿衣服,生活大小事能自理,这样,我就放心了。”

图说:复健中心的护理姐姐陪伴阳雨。
医人、医病,更医心
“爸爸,你看!我帮娃娃绑的头发。”坐在窗边,帮芭比娃娃梳着头发的阳雨,微笑的脸庞满是天真。

图说:“爸爸,你看!我帮娃娃绑的头发。”阳雨微笑的脸庞满是天真。
邱琮朗主任说:“一开始与阳雨接触,感觉她已经完全放弃自己可以走路的希望。治疗过程中,也感觉到阳雨对自己是完全没有信心的。”
“渐渐地,我发现在慈济爱的大家庭里,有医疗团队、志工的陪伴后,阳雨的心情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多,病情好转,腿部功能也恢复的很快;要与疾病对抗,信心跟积极治疗,是最重要的!”邱主任接着说。

图说:邱主任为阳雨写了专属“墨宝”,祝福阳雨早日康复。
“来到花莲慈院后,阳雨十二年来第一次认识这么多人。阳雨一开始很酷、害羞、不爱说话,现在的她天真无邪,爱自拍,喜欢洋娃娃,脸上总带着甜甜的笑容,就跟一般十二岁的女孩儿一样。”合心八楼神经外科病房护理长余佳伦回忆到。

图说:护理团队和医师们为阳雨加油。
佳伦护理长说:“阳雨的改变,最要感恩单位里的护理师们,她们感受到阳雨的‘心病’后, 开始陪伴、引导阳雨。阳雨渐渐走出病房,开始与邻近病房的小病友一起玩,也学会将自己的礼物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图说:病房护理姐姐们,用疼爱小妹妹的心,陪伴阳雨去看海。
病房护理姐姐们,用疼爱小妹妹的心,陪伴阳雨去看海、看耶诞街、逛九乘九书店、买新衣、夹娃娃、陪她吃遍花莲小吃。
怕阳雨在病房里无聊,护理姐姐们也带来许多娃娃、玩偶给她作伴。病床上最显眼的“Hello Kitty”玩偶,则是林欣荣院长特别给阳雨准备的,阳雨最喜欢这个“小伙伴”了,每晚入眠都要它陪伴呢!

图说:知道阳雨喜欢娃娃,林欣荣院长特别准备了“Hello Kitty”送给阳雨。
日前,慈济四大志业联合发起“认养小王子”活动,募集大家的善念,援助约旦的难民孩童。阳雨问佳伦护理长:“为什么要这么做呀?”
“在很多国家,因为打仗的关系,有很多小朋友们没得吃、没得住、很冷了也没衣服穿……”护理长回答。
“那我也要帮忙‘小王子’”阳雨说。

图说:阳雨一起帮助“小王子”为难民儿童募款。
阳雨开始在各病房募集善念。起初,她说自己是在“化缘”。护理姐姐们告诉阳雨,要说‘募款’。‘化缘’是出家师父才能说的哟!阳雨点头答应,很认真地为“小王子”募款,募了满满一竹筒的爱心呢!

图说:阳雨开始在各病房募集善念。
春节前出院 开开心心回家过新年
四个月过去了,花莲慈院医疗团队为阳雨执行五次手术治疗后,复原情况良好。阳雨已于春节前出院,回到老家,与久别的家人重逢,阳雨家终于可以开心地过新年了!

图说:四个月过去了,花莲慈院医疗团队为阳雨执行五次手术治疗,复原情况良好。
邱琮朗主任表示:“阳雨后续的医疗计划,复健是关键。出院后,预计二至三个月内,将安排阳雨到苏州健检中心复诊,追踪检查颈椎与脊髓裂的复原情况。邱主任也期待,到那个时候,阳雨的大小便功能,已经能进展到‘有感觉’,能恢复到部分包尿布的阶段。”
邱琮朗主任说:“阳雨腿部肌肉因太久没有使用,已退化。术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阳雨自己又有信心愿意练走,那样的话,走路功能是很有机会恢复的。阳雨还是个孩子,能走出去,接触外界的人、事、物,未来的人生,定会是美丽灿烂的崭新一页!”

图说:阳雨已于春节前出院。
(文:魏玮廷 摄影:刘明繐、魏玮廷、花莲慈济医院国际医疗服务中心、余佳伦护理长提供 慈济基金会整理报导 2017/1/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