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4 11:24 点击:次

这条爱心接力大长龙,经过皖、鄂、湘三省,走过长江大桥,在公路上跑了五天五夜,超越三千六百公里,将发放物资运抵湖南水患灾区,谱成湘西赈灾最动人的乐章。
慈济志工除了温言柔语、感恩尊重地关怀乡亲,教唱手语歌时,更带给他们一阵阵喜悦和欢笑,大家因感受到志工给予的温暖,孩子们唱出了“我的朋友在台湾”、“我的朋友在慈济”,志工们听得好窝心、好甜蜜!来到现场领取物资的乡亲,不论男女老幼都是背着竹篓前来,连老婆婆、老爷爷们都高兴地满载而归;每位乡亲互相关怀、彼此说着,“真是太感谢慈济了,让我们免受严寒之苦,能够过个温饱的暖冬。”
慈济大陆赈灾 首次大型发放
由于湖南省夏季遭受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涝肆虐,灾民总数高达四千一百多万人,慈济赈灾团于年底亲手为受灾严重的永顺及桑植两县乡亲发送赈灾物资,这可说是慈济在大陆赈灾的第一次大型发放。
志工黄华德从1991 年起即投入慈济人道救援的行列,当时负责大陆赈灾物资筹备工作的他,相当战战兢兢看待此事。并亲自负责所有物资检验。经实际评估,若受灾省县有能力,就由他们承包生产;让工厂早日恢复生产,也等于是让灾民获得工作的机会。
慈济人在协调工作时,不忘传递“爱心大接力”的观念,黄华德说:“我们鼓励厂商一同发心,告诉他们降低成本,无异是间接帮助自己的同胞。”他相信参与者了解慈济赈灾理念后,对所承担的责任会更加踏实。
慈济志工形容整个发放过程是在彼此的“慈悲心中互动”。当时受惠乡亲八万三千多人,每人有大米口粮五个月份的量、冬衣(夹棉外套、卫生衣裤)十六万六千多套及棉被四万六千余件,这是慈济志工与厂商、军方、当地领导、灾民,一连串爱心大行动的成果!
黄华德说得好:“慈济赈济灾民的物资是可以算计的,然而所付出的爱与关怀,却是无可度量的!”
爱心大联机 送爱给灾民
此次赈灾,除了长沙棉被厂全力赶制棉被,安徽省更回馈慈济曾对他们的帮助,动用全椒县制衣厂近千台机器,并动员一千五百位员工,夜以继日赶制十六万多套棉衣,而且县政府更史无前例以特案申请,向军方借调军车及一百六十名解放军,支持这项空间阻隔的艰巨任务。
棉衣物资的庞大生产量,以及庞大的交通运输量及安全问题,都在安徽全椒军民的千里送爱、鼎力相助下得以突破困难。全椒虽也有旱灾,慈济赠送谷种所种的稻子却奇迹似地丰收,还捐了两万多公斤稻米给慈济赈助湖南(当地人称之为神米)。这有如证严上人所形容的“一粒米中藏日月”——小小的善因,蕴含着绵绵无尽的爱。
慈济诚心的支持,不仅结合众人的爱心,也感动了湖南灾区乡亲,他们更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这分大爱。来年两广赈灾时,长沙特地制作了三万多条棉被,并且有三个军区调派四十几部军车,整整跑了三天两夜,将棉被运到广西融水救灾,这也是“长情大爱”的见证。
关怀祝福 真情带来希望
湖南省汉寿县常常连续豪雨,洞庭湖畔灾情惨重,1995 年慈济人继续前往发放大米及棉衣被。

慈济前往汉寿县赈灾发放—证严上人致灾民的慰问信,句句体贴灾民的心,彷佛远方的亲人捎来希望与祝福,抚平了受灾的痛楚。照相者:吴宝童
虽然灾害连连,慈济志工送爱的脚步从不停歇,在1998 年 6 至9 月接连九次特大洪水,又重创湖南一百零八个县市区,湘江下游和洞庭湖沿岸的县市溃堤,屋舍、农田浸泡水中长达两、三个月之久,景况甚为凄惨。
然而,在灾困的环境中,更可以看到爱的循环与启发。
温馨慈济村 生生不息的爱

华容县水灾,慈济前往赈灾发放,慈济人带来团康带动欢乐,身旁的奶奶也愉悦地做着动作。照相者:许明山
参与赈灾的慈济志工,常想尽办法“要怎么做才能帮助灾民?”在临江村发放现场,一位志工将座椅挪给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坐;老奶奶倾全身靠在她臂膀痛哭的那一刻,让人体会到:慈济所帮助的“物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分“肤慰”的力量!
- 为桑植县、永顺县、汉寿县、望城县、华容县、益阳市水患灾民发放粮食、衣被、卫生衣。
-
捐建汉寿县、张家界慈济爱幼中心二所。
-
援建华容洪山头镇慈济村计六十三户。
-
骨髓捐赠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