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3 08:46 点击:次
“
苏州学生资源中心陈主任说:“慈济的人文关怀让我们感动,志工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苏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市慈善总会主办的“2016苏州市公益慈善分享会”,于12月2日上午,在市会议中心举行。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作为分享嘉宾受邀出席。
此期公益慈善分享会,以“交流、分享、合作、共进”为宗旨。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代表洪维,与苏州公益伙伴们分享了“红豆杉的爱——‘新苏州人’健康、品德、环保”项目。

图说: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代表洪维分享“红豆衫的爱”。(摄影:赵耀)
慈济在大陆已有二十五年,慈济大爱的足迹未曾停歇,可以说的项目很多,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今年上半年在苏州启动的关爱民工子弟的专案,“红豆衫的爱”——新苏州人健康、品德、环保项目。
苏州是继深圳之外第二大移民城市。近年来,外来民工子弟,特别是小学生数量呈高速增长,2015年数据显示:外来小学新生数量已经超过本地常住小学生人口,部分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堪忧。而这些孩子未来也许有一部分会留在苏州,成为新苏州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着苏州人口的综合素质。
外来民工他们背景离乡,散落在各个角落,各个行业,他们辛勤耕耘,努力打拼,为苏州城市建设、城市发展,默默地付出。他们的生命是坚毅的,含蓄的,如同红豆杉一样,只要赋予成长环境,在在都能茁壮成长。红豆杉四季常青,24小时吐出氧气,回馈人类,也期许外来民工子弟如同红豆杉一般,富有爱心,积极向上,坚忍不拔。他们的成长更需要社会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爱护。
“红豆杉的爱”项目发起,得到苏州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慈济希望能够协同政府,合力关怀苏州民工子弟,透过短、中、长期的生命关爱、生活教育等系列活动让民工子弟安身、安心、安生活。

图说: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代表洪维说:“透过生命关爱、生活教育,让民工子弟安身、安心、安生活。”(摄影:赵耀)
短期,透过筛查,了解民工学生牙齿、视力健康状况,并通过卫教课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好习惯,落实生活好习惯。并通过品格课堂,带动“行善行孝”“环保爱地球”的观念,进而涵养良好的思想品格。
中期,为视力低下的学生免费配镜、及恒齿蛀牙免费治疗;并走入学校开展卫教活动及教师健康关怀计划。
远期,将落实贫困家庭长期关怀,建立优秀学子成长计划。
项目实施以来,汇聚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苏州口腔医院、宝岛眼镜也共襄盛举。慈济门诊部的健管师们精心策划卫教课程;各科医师、护士也细心为孩子们测量身高,检查视力。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皆融入感恩教育。检查结束后,学生们都以“爱的鼓励”感恩医师、叔叔、阿姨们的付出。午餐前,志工用心讲解用餐礼仪,分享慈济的“礼仪之美”等等…
慈济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精神,撼动老师,感动学生。活动历时3个月,历经23个场次,实际嘉惠学生人数10881人,动用志工人数2688人。在活动中,慈济志工也引导学生,响应素食救地球的观念。每人“一餐素”可减碳780g,23场活动共有14153人次,共减碳11吨之多!

图说:通过健康筛查,数据显示有2768位学生,近视率达25%,其中视力低于0.3的学生有1334人。有63%的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蛀牙。针对这一现象,慈济陆续展开配镜与龋齿治疗活动。
下半年度,已经完成了7所学校入校卫教、视力复查、中医耳贴活动,共嘉惠学生1272人,赠送“小太阳的微笑”丛书12374册,并启动了教师健康关怀活动,共嘉惠272名教师。
慈济志工点滴努力,收获的是无限爱的回馈,立新小学孙老师说:“这份感动仍然留在心中,感恩这背后温暖的力量。”黄垆学校舒老师脸上露出喜悦和激动。她说:“从画中看到红豆杉的爱,已在孩子们心中,扎下了根。”苏州学生资源中心陈主任说:“慈济的人文关怀让我们感动,志工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黄垆学校王明校长分享:“慈济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老师。”
“红豆杉的爱”活动期间,因为感动于慈济的人文关怀精神,有50多位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先后于4月、10月参加慈济人文教育交流活动。
一棵树,一片林, 慈济人的关怀不是一时,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慈济将一直陪伴孩子长大,慈济人的爱,一直都会在。苏州城美,相信“新苏州人”会更美!
(文:范一莲 苏州整理报导 2016/12/02)

长按二维码识别丨加关注
人心净化
社会祥和
天下无灾难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