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门诊部.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生活若简朴,人生就幸福。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恭录证严法师静思语

江苏冬令关爱 阜宁重建有信心

2017-02-13 09:37  点击:

期待孔荡大爱村的重建,因为志工们的关怀,能够早日把大家的信心建立起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去年六月遭逢龙卷风灾害侵袭,许多乡亲的衣被家当全部被风卷走,房屋破损严重甚至片瓦不存,受灾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月14日至15日,新春来临之际,苏州慈济志工与台湾团队在阜宁县板湖镇会合,展开为期两天的冬令发放,送上过冬物资的同时以爱心的力量,温暖受灾乡亲身心,展开重建之路。


帮助乡亲走出心灵的阴霾不易,志工们深知这一点,所以更用心的投入人群中,在“欢乐的火车”游戏带动中,现场的乡亲们,也开始欢喜加入。

图说:志工带动欢乐的小游戏,现场的乡亲们,开始开心加入。摄影/蔡虎根

图说:志工耐心地教乡亲手语手势。摄影/蔡虎根


继2016年10月的秋末发放,2017年1月14日至15日,慈济志工在阜宁县板湖镇、芦蒲镇、新沟镇、硕集社区、陈良镇、吴滩街道、沟墩镇、金沙湖社区及花园街道等八个发放点圆满冬令发放,嘉惠超过二千三百户乡亲。

图说:乡亲的笑脸是寒冬最温暖的阳光。摄影/方方


粒米藏爱含诚情 冬令发放暖人心


慈济援建阜宁孔荡大爱村已在2016年12月完成奠基,工地上数百名建筑工人在日夜建造,乡亲们眼看自己未来的房子拔地而起,对慈济志工更是充满了感恩,板湖镇党委书记王海强在发放仪式上致辞:“感谢慈济送来的温暖与爱心,更送来我们所有人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心!”

图说:板湖镇党委书记王海强致辞。摄影/方方

图说:教育志业体执行长蔡炳坤宣读上人慰问信。摄影/方方


蔡炳坤执行长分享:“从每一位乡亲的眼中看到他们殷切、期盼的心情,期待孔荡大爱村的重建,因为志工们的关怀,能够早日把大家的信心建立起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图说:乡亲认真阅读上人的信。摄影/吴伟


志工们在冬令物资中,为乡亲们准备了非常实用的棉被、环保保暖外套、环保毛毯、棉内衣及毛巾袜子等御寒衣被,陪伴他们度过寒冬。

图说:志工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准备了棉被、环保保暖外套等实用的生活物资。摄影/方方

图说:志工90度鞠躬向乡亲代表献上物资。

图说:志工为等候的乡亲们端上热腾腾的红豆桂圆汤,暖暖甜甜的汤,暖胃又暖心。摄影/方方

图说:志工亲切为孩子擦护手霜。摄影/方方


很多乡亲平时忙于生计,很少照顾自己,孩子们和乡亲们的手大多干裂,甚至红肿出血,志工看见很不舍,擦完护手霜,赶紧拿来创可贴贴上。细致的呵护,令一位老奶奶感动地流下泪来。

图说:志工们细致的呵护,令一位老奶奶感动地流下泪来。摄影/蔡虎根


发放现场大多都是老人家来领物资,为了方便乡亲们顺利领到物资,志愿者从领路、签单、装车,一对一服务乡亲们。而“付出无所求,还要说感恩。”这是每个慈济志工的座右铭。

图说:“付出无所求,还要说感恩。”这是每个慈济志工的座右铭。摄影/方方


孔荡村是孔子后裔所居之地,孔广楚爷爷,一早就来排队了。这次风灾让他失去了家园,没能抢救出全部的家当,孔爷爷祖孙三人,现暂时居住在工地的房子里。领了这一批冬令物资,今年的冬天可以不再受冻了。孔爷爷说:“这些都不是你们该做的事,你们却这样的帮助我们,真的很感谢你们。”

图说:乡亲们满载物资,欢喜而归。摄影/朱成良


在最凄寒的路上,生一堆火。在最黑暗的角落,点一盏灯;从弱势家庭救助到心灵关怀,慈济志工重视的不只是救济、援助的成效,更在乎启发人性善的良能。


 暗夜作明灯 助您走出生命幽谷


志工柯国寿在现场,看到失明的乡亲张桂开,马上扶他坐下。得知张伯伯搭车而来,还没吃早餐。志工从自己包里拿出没顾上吃的早餐,递予伯伯,并接了热汤,给伯伯解渴。


平日里张伯伯自己一个人生活,失明的他只能靠亲戚接济度日,三餐不继。好在张伯伯还有个妹妹,时常关心他的生活,中午时分,张伯伯的妹妹,也来到现场,帮助伯伯领冬令物资。

图说:志工柯国寿关怀失明的乡亲张桂开。摄影/范一莲


“感谢慈济慈善总会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这些物资很实用!谢谢你们。”乡亲王品飞身患残疾,拄着拐杖来到发放现场,平日里他还要照顾73岁的老母亲。

图说:乡亲王品飞。摄影/方方

图说:残疾青年歌手徐昌红,接受发放物资,并主动请求为大家献上《爱的奉献》。摄影/朱成良


大学生村官做志工 长情普照大爱村


板湖镇副镇长刘庆庆说:“我们的大爱村已经开始建设了,感觉我们慈济的志工,非常的有爱心,给人有一种信任感。”


孔荡村村长说:“慈济志工到我们这里后,不仅发放物资,送来温暖和爱心,还教我们做环保。我们的乡民们说蓝衣服,白裤子的这些志工都是好人,我们也要学习慈济大爱无私的精神,并传承下去。”

图说:孔荡村村长说:“我们也要学习慈济大爱无私的精神。”摄影/方方

 

二十四岁的阜宁县大学生村官钟飞,他在秋季初勘时第一次了解到慈济,这次冬令物资发放时,他向志工们表达想参加慈济志工。钟飞说:“志工们鞠躬90度把物品递给感恩户,给受赠者以极大的尊重与关怀,所以自己也想参与其中,帮助他人,不断成长。”

图说:村官钟飞说:“慈济给受赠者以极大的尊重与关怀。”摄影/朱良成


地方人民日报记者蔡丹婷说:“以前也有接触过红十字会,今天第一次接触慈济慈善,很佩服志工们的付出精神,出行付出全是自费,亲自把爱心棉被送给乡民。作为记者,希望利用媒体的力量,把真善美的事迹广传,愿更多人能加入行善的行列。”

图说:地方人民日报记者蔡丹婷。摄影/方方


大小志工齐加入  重建之路有信心


发放仪式中,很多乡亲穿起志工背心,投入发放志愿者的队伍,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


“新年快乐!”发放现场12岁的孔玉淇小朋友,一边为乡亲们递上毛毯,一边祝福着乡亲们。孔玉淇小朋友说:“我本来要去楼上的妇儿之家的,我看到这里正在忙,然后我就过来帮忙了!”


通过志工的了解,得知小玉琪家里也是623风灾的受灾户,她的奶奶在风灾中手臂受伤骨折,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爷爷在附近打零工,生活也很不容易,但还是充满爱心,今天她和9岁的弟弟,一起来帮忙发放,她说最希望奶奶的手能早日好起来。

图说:受灾户孔玉淇小朋友也一起来帮忙发放。摄影/方方

 

为了参加此次冬令发放,已是一头白发的志工喻幼芳不落人后,清晨4点就从家中出发,为前往阜宁冬令发放的志工准备早餐。她欢喜地说:“付出就是最大的收获。参与慈济活动,感觉心灵越来越清澈,心胸也越来越宽阔。”

图说:志工喻幼芳在发放现场,帮同龄乡亲提拿物资,授与收,不分年龄。摄影/蔡虎根

 

曾是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朱子贤,现是阜宁风灾后第一批志工中的一员,朱子贤说:“到现在我个人参加慈济的活动有20多次,像泗阳的春蕾助学、发放,我们都参加了。通过这次发放活动,更坚定走慈济路的决心。”

图说:阜宁本地志愿者朱子贤,已决心成为第一批本地慈济志工。摄影/方方


第一次参与发放的当地民众孙春燕,在工地义务给乡亲们做饭,忙完后看到现场需要帮忙,就加入到志工行列为乡民付出,她说:“看到志工们无私奉献,很有爱心,受感动,我也想加入慈济!”

图说:当地民众孙春燕希望加入慈济。摄影/方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孔新越的妈妈在生活物资区帮忙发放。新越妈妈说:“听村长说,今天有发放需要帮忙,就带孩子过来了,也希望孩子能从中学习,多做善事!”

 

在1月15日的发放活动中,顾正权老师也带着四位小志工和家长,一起参加冬令发放活动。顾老师的班级,现已融入静思语教学,教学成果得到学校校长和教育部门的肯定。现在家长们也会见到彼此说“感恩”了,“人有无限可能,不要小看自己。”小志工们已熟练运用静思语。

图说:顾正权老师也带着四位小志工和家长,一起参加冬令发放活动。摄影/方方

 

人间最有力量的一个字就是“爱”,上人用寸寸的爱心铺路,慈济已行五十一年,以这样的因缘走进阜宁,阜宁当地种子,也以饱满的爱反馈。站在阜宁的这方土地上,抬头望去,蓝天白云可尽收眼底。而我们更愿“蓝天白云”爱的队伍,浩荡旷远,遍洒人间!

 

(文:倪春芳、范一莲、李霜 江苏盐城报导  2017/01/15)

关键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