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6 15:10 点击:次

志工用情景剧形式呈现《酒干倘卖无》,讲述阿美成名后却对养父不管不顾。(摄影者:张奕云)
慈济福建漳州2016年第1次志工研习于3月5日正式展开,共有约220人前来参与。今年(2016年)的研习课程内容专注于行善行孝,增加短剧与资深志工亲身说法,改变往年单纯以影片呈现的形式,透过生活的课程内容,让来参与的人能通过更多方式了解慈济。
老歌传唱 启发孝心
来自南靖、39岁的曾兴茂,婚后因为家中房子太小而搬出去住,1年多来跟双亲的互动变少。当他看完《酒干倘卖无》的短剧后,内心很受触动,在活动现场马上打电话给生病的妈妈,关心她的身体有没有好一点。
曾兴茂说,自己小时候很不乖,曾被爸爸打得流鼻血,妈妈还因此跟爸爸吵架;长大后也因爱喝酒、抽烟,让父母亲很担忧。曾兴茂希望大家趁父母还在时,要对父母感恩,尽孝道。
“我虽然无法天天回家看望父母,但我可以天天打电话。”平日以开出租车维生,1星期才回家1、2次的曾兴茂说:“别人吸毒都可以改了,我的坏习惯也可以慢慢改正过来。”透过今天的课程,行孝要及时已经深深植入曾兴茂的心田。
爱要说出来 勿待亲不在
为人子女,饮水要思源。行孝短剧与现场“把爱说出来”的环节,让在场的学员深深体悟到逝去时光永远追不回来,大家时刻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司仪请大家打电话问候父母时,我满眶的眼泪,要打给谁呢?老人家都到了天堂,天堂没有电话。”巩漳闽希望年轻的一辈要珍惜现在可以行孝行善的机会,有空就要常回家看看,把爱说出来。今天的研习活动让巩漳闽学到很多,她也更加坚定以后要走这一条慈济路。
行善行孝 利益众生
“做慈济人应该时常怀着慈悲和智慧的心,去利益自己能力所及的众生,一切从家庭生活中做起,再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最终才能做到利益众生。”这是周小芸对自己最大的期许。此次课程中,周小芸对短剧《酒干倘卖无》的感触很深。
行善行孝真的不能等,周小芸回想前几天,自己因为生病躺在床上,父母万分着急,还上网百度良方,细心煎药让她服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感动得不已。周小芸忏悔自己对父母做得太少,以后要用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要强大自己,改变自己,做一个不让父母担忧的孩子,还要认真学法、传法,把慈济理念落实到位,以身作则,影响更多的人。”
亲身演绎 体悟孝道
受到短剧真情所感动的不只是在场的学员,更让诠释阿美这个角色的志工王孟深深触动。在接到《酒干倘卖无》的剧本前,她就已经对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有所了解,每次看完都会感动的流泪,也会时常思考,如果自己是阿美,会不会像她一样冷漠的对待亲人,等到亲人离去才后悔莫及。

学员们在“爱要说出来”环节中,打电话给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摄影者:张奕云)
在最后一幕,阿美赶到医院,哑叔已经往生时,当阿美趴在病床前痛苦流泪,大声喊着“爸……爸……”的时候,她的眼泪和情绪已经完全无法控制,直至谢幕后来到后台,她的心情还无法平复下来。王孟知道有好多志工跟她一样感动,一直在掉眼泪,大家互相鼓励、加油。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案例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一定要及时行孝,演绎结束后就给家人打了电话,虽然家人都比较含蓄,我爱你这3个字都不敢说出口。”王孟觉得现在自己在外面工作,虽不能经常回家,但是只要每天跟家人们说说话,报个平安,对他们而言都是欣慰。现在只要有时间,她一定会多陪陪家人。
侍奉双亲 10年如1日
除了行孝短剧的呈现,志工更通过切身经验,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行善行孝,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对于行孝的重视。志工王钟生长于一个大家庭中,兄弟姊妹5人都已组建自己的小家庭,整个家族目前有大大小小成员共15人。
王钟的父母已是80多岁高龄,10年前,父亲开始行动不便,王钟于是接过父亲提过的菜篮子,每天早晨到市场买菜,平日为父母准备1日3餐,周末15位家人一起回家时,他便要一大早忙着为家人们张罗用餐。10年来,王钟每天坚持亲自侍奉双亲,没有一天间断。
志工王钟的故事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当大家都在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时,角落里传来了轻微地哽咽声,原来是承担人文记录的唐小燕,正在给父亲打电话表达自己的爱意。

这让当时的唐小燕特别羡慕姊姊和妹妹,因为爸爸与她们有更多爱的表达和互动。年轻的唐小燕不懂父亲为何在几个姊妹中,唯独对她如此严格,在处理与父亲的关系中,态度变得倔强,开始在工作中与父亲产生冲突。
这样的状况直到唐小燕去年3月份参加志工研习后的1、2个月,才慢慢有所改变。因为懂得行善行孝不能等,唐小燕开始反思自己对父亲的态度,尝试与父亲爱的互动,她也开始懂得父亲的用心及对她的希望,父亲也逐渐改变自己的方式和方法,现在一家人不分彼此,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