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5 10:19 点击:次

大槌町民大野纱田(右)说:“要把见舞金运用在供佛及拜祖。”(东日本赈灾团提供)
日本人的“客气”
7月16日八点才开始发放的现场,已经有几十位乡亲引颈企盼慈济人的到来。“谢谢你们,让我们有机会来到这里。”在海报导览区,许丽香才脱口说出第一句话,老太太就频频拭泪,长期陪伴她的志工,也在一旁红着眼眶。
“这泪水,不是伤心,而是感动。”老太太说自己原本抱着单纯的心来领见舞金,但是一进来就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气氛很不一样,从大家的微笑,感受到这是很特殊的团体。“刚才听到介绍,才知道慈济远从台湾来,所有的募款也来自全世界的爱心。你们这个团体实在太伟大了!”老太太一再擦泪,一再躬身致谢。

了解慈济在日本灾后所做的一切,深受感动。(东日本赈灾团提供)
望着她的略为佝偻的身影,陈金发师兄说,日本人就是这样客气。“日本人的礼数,鞠躬是四十五度。但是发现你对他们鞠躬九十度,一定马上回九十度。”
客气与自尊,就是日本人的独特文化之一,这也慈济志工在日本赈灾时,和乡亲互动时需要用心的地方,像在石头缝里找寻爱的出口,领队陈金发等人,一再叮咛要展现人文,让日本乡亲感受。
一首歌的魅力
“四个多月来,第一次发声唱歌,我没想到今天可以唱出歌曲,本来没有心情唱,今天唱一唱,心都放下来了!我会坚强的活下去!”在等候区唱《爱与关怀》时,七十四岁的芳贺阳子女士很卖力的唱着,志工半田莲美见状,立刻递上麦克风给她。
唱过歌,芳贺阳子开心之情溢于言表告诉志工:“今日,就像做梦一样。唱这首歌,让我的心安稳下来了!感觉今天特别幸福。”

志工带动牙语歌曲,芳贺阳子(左一)四个月来第一次开口唱歌,就把心安定下来了。(东日本赈灾团提供)
始终展开笑颜的芳贺阳子表示:“你们的温柔,就像一家人一样,我完全感受到了!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我很想到台湾看看你们。”
释放“惊吓”有方法
原本就独居的一位八十多岁老太太大野纱田,在海啸发生后,屋子全毁,暂住避难所三天后,住进亲戚家,六月中旬才搬入组合屋。她说,平常临时性的贩卖车会载送生活用品等到组合屋给大家请购,但是常供应不足,不过,在物质生活上,她的适应力还好。
但是海啸后,常常担心地震再来。即使三更半夜感受地面震动,也会惊吓得爬起来。“每个人都如此,不是只有我。”她明知忘不了同一件事情,是一件很糟的情形。因此一星期有两次的时间去日托中心,在那儿可以遇见很多朋友,彼此诉一诉心情,让情绪有所抒发。
每年八月,是日本举行拜祖先的季节,需要供花、供佛,她打算把见舞金运用在这上面。这位阿嬷说,要活久一点,才能供佛、才能为祖先供花,她很坚定的表达:我不要输给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