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17:12 点击:次
导读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养生保健的最高原则,而且还贯穿于疾病的治疗之中。体质辨识与不良体质调理,是“治未病”、“未病先防”的主要内容。
《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后世一般认为“治未病”应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与“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养生保健”的真谛。

九大体质
目前,中医大多按照“体质九分法”来分类,约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等九种类型,其中后八种为不良体质,临床上常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相兼出现。接下来将分不同篇章,先从最常见的“气虚质”开始,一起来认识不同体质的辨识与调理吧。
气虚体质的
辨识与调理
气虚体质即疲乏派,属元气虚衰、机能不足,以疲乏、气短、汗多,易患感冒,以及病后康复缓慢等为主要特征。

精神情志养生
气虚者,多有精神不振。所以要省思少虑,以免损气伤身,影响健康。
起居养生
气虚者,容易疲劳。因此应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防止过劳伤气。
饮食养生
应以少量多餐并易于消化为主。可常食谷米、薯类、鸡鸭、鱼肉与人参、黄精、淮山药、益智仁等具有补气作用的药食两用物品或食物,药膳如人参粳米粥、黄芪母鸡汤等,以补脾益气。少食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
健身锻炼
气虚者,身体较弱,一般不宜运动过量,防止过汗伤气。应选择活动量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的“吹字功”,或做强壮功、站桩功、保健功等气功。
经络养生
选取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及其穴位推拿、艾灸、贴敷。
图:胡玉洁
文:芷观
指导医师:苏州慈济门诊部中医师刘定峰
参考来源:中华中医、丁香医生、医生在线
苏州慈济门诊部|tzuchi_com_cn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