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2 15:17 点击:次

摄影者:许荣辉
“合心也是核心- ‘核’是种子所含深刻、奥妙的基因,虽微如毫芒,却能放诸天下、亦能收摄天下;是奥妙的心灵世界。”
静思精舍修行者除了出家众,也有方便走入人群的“清修士”,上人致勉皆须内修品德,以“净如琉璃”之心自爱爱人,建立人品典范。秉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自力更生精神,精舍常住众投入农、工、笔耕等各项作务。上人表示:“慧命从付出中增长,故要分秒不空过,不只是把握当下,还要恒持剎那,真心奉献而无休。”
农、工部分,上人指出人人都有责任,有农事大家共同努力,闲暇时向内自耕心田。“修行含括身、口、意。若身体无法负荷粗重的工作,也可以招呼人、安抚人心等,即使是对人微笑,都是修行。”
“笔耕”顾名思义即用笔耕耘。上人教示,有才华能做文章,亦要自我培德。“若只听声照抄,就如耕作只有犁田,而没有下种子。从内心所感、进而表达于文句即‘种子’,种子植入田里才有用;也就是自己要先吸收法。”
有道是“家和万事兴”,上人敦示要先调适自心,彼此才能致和。“声色要调和,待人稍有不好的脸色或口气,实有损僧格;话语伤人,更是损德。有‘和’能将事情做好,才德兼备方能带人;进而纵直树立静思法脉,横遍广开慈济宗门。”
上人开示于:2009年5月4日
本文摘自:《慈济月刊》5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