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3 16:10 点击:次

台东这一次受灾,看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展现全民一条心的精神。上人开示:“看到我们台湾,真的是一方有难,四方八达都来支援,很令人感动!”(摄影者:罗嘉筠)
【证严上人7月13日志工早会开示】
“天天我们都在提起,天下的风雨不调和,在台湾凌晨有两起地震发生,一次是凌晨一点四十分,在南投信义乡,芮氏规模3.5,深度才十五点六公里,属于浅层地震;另外一次在凌晨一点四十一分,差一分钟而已,在花莲秀林乡,芮氏规模3.6,深度更浅,十一点八公里,这都是浅层的地震。”
在7月13日的志工早会中,证严上人为众开示,提及两次浅层有感地震都发生在凌晨,若没有感觉要心存感恩;若被惊吓也应该安然自在。
亲邻相帮总动员
各地合作展温馨
正如风雨过后,人在平安中都要感恩。上人说,“强烈台风尼伯特就这样过去,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爱心,县帮县,市帮市,乡帮乡,邻帮邻,全台湾各地都动员起来,爱心付出,真的很温馨。”
“我们真的都要用感恩心来面对,看到其他县市来到台东县付出,真要感恩。其实我们也要感恩这一波的尼伯特,她本来是那么地强烈、大型,从台湾的最南端这样地绕过,让台湾平安,我们都要感恩。”
尼伯特台风出海后,持续往北,造成福建厦门等地很大的水灾。当地慈济志工开始启动爱的能量,展开救灾;具赈灾经验的志工,这两天将前往灾区勘灾,以了解当地受灾情况及户数。
台湾慈济花莲本会则先了解所需要的物资,是否由本会支持或直接在当地采购等等,“人与物同时到达,才能启动救灾工作,这都需要靠两地合作。”
离岛不孤传递爱
全民一心助清理
此次尼伯特台风造成台东县严重灾害,慈济在台东展开赈灾关怀行动,“看到我们台湾,真的是一方有难,四方八达都来支援,很令人感动!”尼伯特台风过境观光业发达的兰屿,造成当地较为简陋的屋顶有所损失;“虽然有损失,可是大致上都还是平安,人都平安,这实在是很值得庆幸的事。”
台东受灾的讯息广传开来,各地爱心纷纷涌入当地救灾。上人赞叹地说,有一个家庭原本就计划暑假到兰屿观光,台风过后,还是按照规画进行,不过,他们除了多带自己的粮食,随身还多带一些玩具、文具,准备送给当地的孩子。
“也有年轻人趁着放暑假,安排到那里去当志工,刚好碰到了台风,这位年轻人很有善念,同样投入清扫等等工作,这也是好青年。”
上人由衷地感恩,从台东这一次受灾,看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展现全民一条心的精神。除了慈济志工及慈青从各地赶来协助清扫,还看到学校学生也投入整理工作。此外,外县市如台南提供推土机等大型机具,或随身带来专业工具,协助清理校园,很快在一天之内就清理完毕。
其中,台东商工在各方的协助下清理好校园环境,之后该校校长和学生们都很愿意到公东高工协助清理,“看到学校帮助学校,真的很温馨。”
罹癌医师赴前线
男女老少齐投入
在投入付出的志工中,九岁的许志民长得健壮,力道很大,“他和大人搬一样重的东西,跟着阿嬷一起,把一块长长的木板拿起来,真的是很有力……他说自己很喜欢像这样去帮助人,以后如果还有机会,还要再付出。看这小小的孩子可以做大人的事,真的是不简单,看了很令人感动。”
付出爱心,不分年龄老少,上人特别提及玉里慈济医院李森佳医师虽罹患肺腺癌,仍到灾区第一线参与付出。“他跟着慈济人一起去访视,去肤慰,两天时间都投入在灾区里,这就是菩萨。虽然身体有病,也如大船师,自度也还可以度人,这种爱的能量,真的是让人震撼!”
“李医师也八十岁了,身体又有病,他还是那样地挺住身体,把自己照顾得那么好,还是投入在救灾的行列;平时照顾病人还是那样展露笑容,那样地温馨面对着病人。」
上人感怀地说,“我们要怎么做人?以什么态度来做人?来到人间要如何使用我们这个生命?就得看看我们的生命要如何发挥?要为人间做什么?”
集合爱心力无限
受助反馈作典范
“多少爱心,多少感人事,这样不断地启动人心,也慢慢地看出了人的力量,无可限量,人人都有潜能,这种无限量的潜能都可以付出,不是付不出去,只要你有心……”
上人以缅甸为例,当地曾遭逢风灾,酿成大水,造成粮食歉收。慈济志工给予谷种,几十万户得到谷种的帮助,让他们的村庄欣欣向荣,田地里五谷丰收,而且耕作时都没有使用农药。
“一把米可以帮助很多人,也都是这样启动起来,他们每个月都会有『米扑满』的汇聚,集合起来就可以帮助很多穷人和单亲家庭。”
上人开示,“真的要启动爱的能量,也要有典范,有启动,自然这爱的能量就会开始振动起来,力量就会集合起来。知道他们的穷是穷到哪里,所以更需要继续凝聚爱心,哪怕点点滴滴的付出,让他们米粮能充足,很自然就会改变生态。”
台湾发祥向全球
黑暗中见人性爱
澳洲也是如此,四年前的一场大水灾,慈济志工前往发放,至今每年冬天都会去关怀,帮助当地穷困的人。由于慈济志工常去关怀,受灾的人也与慈济志工成为好朋友,懂得心存感恩。
上人感怀地说,“引领人人的爱心,自动付出,(慈济人)把爱从慈济台湾发祥地开始已推展到全球。他们(受助者)知道,接受帮助的同时,也要点滴付出,一粒种子就是一分福,一个铜板就是造一分福,所以他们一边接受帮助,一边投竹筒……”
澳洲伊普市长保罗‧匹撒索〈Paul
Pisasale〉更带动投入救灾行列,当地人都很欢喜,而且对慈济充满信任感,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慈济志工付出的讯息。
感恩的话语说不完,上人殷殷期许,“总而言之,爱的能量会让人活泼起来,爱的能量会让人纯真,爱的能量可以打开黑暗,见到光明、人性之爱,这都是爱的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