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门诊部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生活若简朴,人生就幸福。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恭录证严法师静思语

当前位置: 主页 > 认识慈济 > 创办人 > 人间菩提 >

心系法髓 爱善如初

2016-06-17 15:49  点击:

早年,上人与弟子的生活清苦,但在发放时,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到餐,师父们就借米煮粥,人多时,这锅粥就得加水再加水,有时揭开了锅盖,锅里的稀粥汤水,竟能映照出花莲蓝天与青山。

【证严上人6月9日志工早会开示】


“今天是端午节,一进来,你们就开始献贡了。我看到,原来女众启航,男众掌舵,很浩荡长的队伍……”丙申年端午节,证严上人行脚来到台北关渡园区,北区慈济志工透过经藏演绎〈行愿〉,表达了力行菩萨道的愿力。 

以身为舟誓度人 回首来时善与爱

看着慈诚队与委员合心协力,手画虚空拟作桨,以身为舟誓度人,上人娓娓道来50年前慈济创办以来,一直不变的克难与坚持。

“这一段法,是你们给我的,让我法喜充满啊!真正的行愿半世纪,半世纪是50年,看到了50岁的人生啊!当我50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医院正在盖,我还记得,是大家说:‘如果跌一跤,衣服沾到沙和土,就希望将沙土可以拨一拨,可以放进水泥里。’我还记得,我还有接一句话:‘心血如果有形,水泥、沙土无不都是滴滴心血。’这实在是一路走过来,这就是建医院的过程。”

30年前,上人岁已半百;再回眸50年前,初创慈济时的筚路蓝缕。

“大家应该有看到,古早古早,那个小木屋的前面,有几个孩子,还有一个婆婆在那里烧水,在做甚么?煮咸稀饭;何时煮咸稀饭?发放的时候煮咸稀饭……有的时候看到外面比较多人,就会问:‘师父怎么办?外面又有人来。’我就说:‘有人来,我们就多加一瓢水、二瓢水下去。’”

早年,上人与弟子的生活清苦,但在发放时,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到餐,师父们就借米煮粥,人多时,这锅粥就得加水再加水,有时揭开了锅盖,锅里的稀粥汤水,竟能映照出花莲蓝天与青山。

“所以我们有一句话,什么话?(众答:‘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锅里煮山河。’)是啊!所以掀开锅,里面的米没有比较多,但是水多一些,掀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底所见,还可以看到青山、白云、蓝天,还有大树,这样映过来……”

一粒米中藏日月 自立更生坚定行

1969年之后,静思精舍落成,发放工作也就在此进行,每月的发放日,照顾户都来领取米粮或生活物资。然而早年米袋缝制质量不一,有时米袋缝线松开就会漏米,资深委员静蓉(林阿日)看见了觉得可惜,就搜集起来。

“花莲静蓉,那时候她是会员,她看到米袋破了,米掉在地上,她觉得可惜,浪费,就捡了一把起来,拿到厨房说:‘师父,我们的米瓮在哪里?’我刚好走到,我说,‘找米瓮做什么?’她就说,‘这米掉在地上,我觉得可惜,拿回来米瓮,这都还是干净的。’我说,‘不是拿回来米瓮,是要放回到米袋里面。’”

上人解释,米是基金会要送给照顾户的,即使掉在地上,捡回来还是应该归回基金会,不能放在精舍的米瓮。尽管听到了上人的理念,但静蓉师姊当时并不能明白。

“她就理直气壮地说:‘师父,我看你们刚才在煮粥的米,从你们(精舍)的米瓮出来的,这不是我们大家在吃吗?’我跟她说,‘是啊!不过这是我们常住的。’她说:‘难道我们就要吃常住的吗?施主哪可以吃常住?’我就说,‘你把米先拿去米袋;要听,有时间我再说给你听。’她就拿去放米袋。”

佛陀本生发大愿 见贤思齐为众生

那次发放结束之后,大家坐下来,听上人说故事。

“一个国王,为了他的国民祈雨,不下雨,五谷杂粮不生,国王看到他的子民没有米吃,就去海边祷告:『现在已经没有下雨,这时候再求下雨,人民也得要一段时间才能栽种收成。我愿意将我的身,投入大海,化为活鱼,祈求天降雨;这段时间,我的身,在海中的大鱼,来供应我的国民,让大家可以维持生命。』”

当时,弟子们听了上人说的佛陀本生故事,虽然觉得感动,心里仍有疑惑。

“他们就说,‘师父,你们做工作的那么辛苦,我们(信徒)占师父与常住的便宜,这样难道不承担业吗?’我说:‘你们进来就要用心付出,你们若说师父和弟子的缘,佛陀生生世世用他的身体,割他的身体,吸他的肉,来供应众生……这就是佛陀的愿,佛陀能够发这样的愿,精舍的这群修行者,怎么不能发这样的愿呢?’”

数年不变法髓缘 承续慈航行善力

说完了佛陀故事,上人再向弟子们说师徒之缘。“我们自力更生,我们也可以供应他人,但是修行者入人群中不方便,需要在家居士去帮助修行者,去做救世的工作,所以你我师徒,这是入骨髓的缘,法髓缘。”

尽管当年聆听上人开示的弟子已经老迈,今日闻法的静思弟子,仍然承续着这一份不变的法髓缘。

“这是我现在讲《法华经》,讲得这么认真,就是要还你们法髓缘——法髓在,我一定要还,所以你们也要还我,彼此我付出,你接受,你付出,我接受。”

上人也提起今天前来演绎〈行愿〉的委员中,其中一位最早投入大陆赈灾工作的孟月秀师姊,未接触慈济时仍喜爱打扮,而被朋友笑称是“圣诞树”。

“再回顾古往今来,过去的圣诞树,看到孟月秀还这么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是美丽妖娇,现在是端庄温柔——好在那个时候就有进来慈济,要不然那棵圣诞树就枯萎了,吊着的那些东西,叮叮咚咚都长霉了。转迷为悟,苦海茫茫啊!慈航普渡,在那个地方启航,舵还是掌的那么稳当,各位菩萨真心供养,我也是真心付出,所以我们所结的是法髓缘,是生生世世。”

汲法受持入经藏 真如本性爱无量

50年前的克难,50年后的队伍浩荡,上人心中满怀感恩。

“菩萨,很感恩啊!五十年前,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锅里煮山河;现在的精舍,同样的精神不变,那个时候的自力更生不变,同样为天下慈济人付出,我们的家很大,多人多福气,精舍还是这样。”

当慈济树长大,枝繁叶茂的脉络里,流的是佛陀所说法,这份法髓需要人人珍惜,用心聆听体会。

“刚刚看到经典,也是一本一本的出来,我期待我说的法,从今年开始,一本本的出来;两天前,我又看到《三十七助道品》又出来。我期待,我法边说,你们边整理,赶快全部的经典都出去(出版),这样子,将来藏经阁上面还是法髓存在。”

法髓永存,不只存在经典之中,存于藏经阁上,更在每个人都有的真如本性里。

“总而言之,期待大家每个人如来真如本性,希望每个人要好好修持,现在(《法华经》)〈法师品〉,用心把法吸收进去,那怕是一句一字,功德无量,将来还可以成佛,何况全部能受持,那功德就不用说了。总是时间分秒不断流泄过去,希希望大家要时时多用心,入经藏,感恩!”
关键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