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4 17:14 点击:次

慈济人生前发挥良能而不让生命空过,往生之后,仍选择捐赠大体,成为无语良师。上人哽咽祝福这一群用生命做慈济的好弟子,坚定的道心能不断传承下去。(摄影者:许荣辉)
“马来西亚有个叫做麻坡的地方,我们有一位委员,这一位委员叫做许丽凤……”
证严上人于3月14日志工早会中,谈到了许多位人间菩萨,他们各自的行谊与足迹,都是爱的能量的展现。
“她(许丽凤)很爱慈济,受证以后有一个心愿。她本身是教瑜珈的老师,很殷勤地教,要赚钱、要护持麻坡的静思堂;她先生很疼惜太太,想满足太太的心愿,何况慈济是好事,很好的团体,他也跟着太太付出,把他的家里后面一块很大的土地变成了菜园,每天顾在这一片菜园里,从荒地变成生产水果、菜的,可以摘来义卖,义卖的(所得),都归于静思堂。”
同志一心为苦难 无余无间不空过
夫妻同志愿,行走人间菩萨道不孤单;若有一群同志同道的法亲,更能发挥爱的能量。
“欧洲慈济人在塞尔维亚,第12天,他们第1次供热餐给难民,他们很开心。塞尔维亚政府给予慈济10天的时间,可以天天供热食给难民,这一天,供应约9百份热食。难民好开心,人人脸上都是挂着笑容,热食还没有送到之前,都是有很大的期待,终于来了!热食来了,大家展开了笑容。”
停留在塞尔维亚的难民们,历经辛苦与危难来到新环境,却因难民政策等种种原因,生活条件并不优渥,每天用来果腹的食物,常常是冷硬的干粮。当领到慈济志工提供的加热食品时,那一分贴入心怀的温暖,不仅感动了难民,也感动了非营利组织伙伴。
“这个机构名称叫做Remar,也是一个慈善团体,他们很感动慈济这样做(关怀难民),这一段这么长的时间,天天表达出来都是友善、尊重、爱的能量,他们在旁观着,感动啊!开始表达出愿意跟慈济人合作,在他们机构里,腾出了一个厨房给慈济(发放)热食,这都是很开心的事,很开心。”
在长达12天的塞尔维亚发放工作中,欧洲慈济志工尽管累倒了,也要努力做到感恩与尊重的发放人文,让上人赞叹不已。
“时间有多长,他们(慈济志工)就要做多长,无余、无间、长时地陪伴,无不都是敬爱着所有众生的生命,真的很感动。这种尊敬,而且用生命做慈济、行菩萨道,这样的人生是真的不空过的、宝贵的、有意义的生命。”
坚持愿力成良师 奉献医疗传衣钵
慈济人生前发挥良能而不让生命空过,往生之后,仍选择捐赠大体,成为无语良师。3月12日,慈济大学举办本学年度大体解剖学无语良师入殓、感恩追思暨入龛典礼,感恩程大全、林慧如、勾光、王淑真、曾添禄、曹雯辉、李岳、杨玉英、范扬旺、郭丽凤、陈山吉、黄秀菊等几位老师,成就医学教育。
“看到那一些名单,让我心里总是不舍,多数都是师父的好弟子。像杨玉英,她和同修(先生)从921那个时候就投入,一个是负责香积,一个负责援建工作,在(南投)国姓国中,夫妻都在那里常住,很多人看到她,都称呼她‘暖暖饭店’,因为吃饭就感觉温暖。”
杨玉英老师生前是基隆暖暖慈济志工,承担香积工作,温暖许多人的身心;而海外归来的黄秀菊老师,则是以愿力带动家人投入慈济,自己也奉献给医疗教育。
“阿根廷回来的黄秀菊,从阿根廷做慈济,一直一直回到花莲来,而且也是把她的身体交给医学生;因为她的心愿回花莲,期待儿子也回花莲来服务,儿子是胸腔内科的林智斌医师,他很孝顺。妈妈无语良师,儿子是大医王,这样爱的传承,相信她一家人,儿子还有孙子,都是以阿嬷为荣。”
融入主流齐协力 足迹遍行国际间
林慧如老师的先生朱台柏于追思会提到,他在太太往生之前,手持上人法照,希望帮助她牢牢记得心里。这一分坚定愿力,也是令上人相当不舍的一位好弟子。
“还有一位,我们慈济人,人人都很不舍的,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美国,她足迹跑遍了13个国际,那就是林慧如,她投入慈济以来,几乎她的全身细胞都是慈济,哪里有灾难,她背起行囊往哪里走。”
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攻击事件,当时人在纽约的林慧如师姊是第一个进入灾难现场的慈济志工,为慈济打开了大门,融入美国主流的急难救助体系,协力付出。
“爆炸过后,她就是第一个冲到里面去,跟当地政府官员提出了她的委员证,她是慈济人,她是人医会,是慈济的这个团体。她很勇敢,美国是没有那么简单,灾区不是说有人热心想要投入救灾就能投入,很严格;可是她很勇敢,她这样冲进去对救灾的中枢,争取慈济人可以投入救灾,供应给救灾救难人的,不管是冷饮热食等等,还有所需要的。那一段时间,美国的911事件,真的,她也是功不可没。”
勇敢面对生死关 生生世世随明师
最令上人不舍的,是弟子贴心的关怀,与对生命法则的坦然自在。
“她到了最后,即使知道她有癌症,每一次她回来都是灿烂笑容,跟师父说:‘师父,您安心,我绝对不让您烦恼;您安心,我的道心很坚固,人生法则就是这样。’就是她来关心我,来肤慰我,是病人来肤慰师父;我开始看到她,才开口:‘你现在……’她就一大堆心灵健康的建设,每一次都是这样。”
尽管人在病中,林慧如师姊仍是满口滔滔不绝的慈济故事,都是愿力的展现。
“她在很危急的时候,还要跟医师护士讲慈济,滔滔不绝地满口都是慈济,不管她怎么痛、怎么苦,她还是口中不离慈济,你想,这样的弟子,那样地贴心,那样地精进,那样地……真的是很难割舍。”
面对这分的诚与情,上人哽咽着,祝福这一群用生命做慈济的好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