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8 17:04 点击:次

慈济在1966年成立之初,致力于慈善志业;累积十余年救贫经验,证严上人体会“因病而贫”,发现救济工作只能治标,“防贫止病”才是根本之道。于是在省立花莲医院数字医护人员支持下,1972年于花莲市仁爱街成立“慈济贫民施医义诊所”,每周固定两次义诊,并且不定期举办下乡巡回义诊。直至1986年花莲佛教慈济综合医院落成启业,义诊所完成阶段性任务,由慈济医院接棒,定期巡回于偏远、医疗不足地区。
为使慈济医疗志业普遍化,惠及更多需要的人,一群来自各医疗院所的医护人员,在证严上人号召下,于1996年成立“慈济医事人员联谊会”,以“医病、医人、医心”为宗旨,1998年更名为“慈济人医会”,证严上人期许由医师、医护人员、医技人员、药剂师、委员、慈诚等志工所组成的医疗服务团队,能以尊重生命为出发点,做到全人、全方位的身、心、爱之照顾与关怀,共同为小区及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服务。
TIMA成立 编织紧密的医疗网
“慈济人医会”(Tzu 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TIMA),于2000年召开首届年会,并正式对外公布该组织之成立,增辟管道,让有爱心、想回馈社会的医护人员得以贡献所长,也让医疗网络延伸到各个需要的地方。
慈济人医会最大的特色,不仅具备专业的医事人员,大批的志工参与也使得服务项目和范围较一般义诊更广,包含医院、洗肾中心、义诊中心等功能。全球各服务据点成员,不分种族与信仰,平日在居住地服务,遇有国际间重大灾难时,各国成员也会就近或跨国紧急支持。
服务项目因各国民情、法令而有不同,例如台湾的人医会,定期、定点巡回偏远山区及离岛无医村,举办健检、义诊与卫教,并在都市为游民、独居老人、清寒户…等义诊及居家往诊关怀。而医疗匮乏的菲律宾,义诊求治人数动辄数千,挂号开刀者一字排开、浩浩荡荡。拥有数个医疗服务据点的美国,则在义诊之外,着重医疗咨询、健康讲座。各地规模、人力或有不同,但不忍患者为贫病受苦的悲心,则无差别。
“慈济人医会”结合慈济慈善志业,不仅施医施药,治疗贫病者的苦痛,更肤慰陪伴、适时提供经济支持,期盼绵密编织的爱的防护网,护卫人人离苦得乐。当世界各地人医会的运作趋于成熟,应运而起的是当地义诊中心或医院的成立,使得慈济医疗支持在全球连结成一座紧密的医疗网,跨国合心协力为抢救生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