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门诊部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生活若简朴,人生就幸福。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恭录证严法师静思语

八年敬老情难忘 青春音绕“80后”

2016-03-28 15:37  点击:


慈济志工朱蓓蓓(右二)与爷爷奶奶互动,聊家常。

与静思堂一河之隔的姑苏区金阊老年公寓内,有133位平均年龄在83.3岁的高龄老人安居于此,她们被亲切的称为“80后”,八年来,慈济志工就用爱在这里搭起心灵的守护桥,定期探望关怀。“老冀伏枥志愿圆,人生无憾始有盼。倚闾而望儿孙还,舂容大雅岁月安。”在网络朋友圈被刷屏的三月周末,近百位慈济志工如约相聚在苏州慈济志业园区。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礼堂的横幅上,简洁的话语时刻提醒着大家“行善行孝不能等”。慈济人与爷爷奶奶亲如一家,相聚总是有诉不完的牵挂和家常。住在四楼一位90多岁的爷爷,正在走廊伸展手脚锻炼身体,转身看到“蓝天白云”的身影便激动地说道:“这次带慈济的书籍了吗?”三个月未见,好似故人重逢,爷爷对慈济书籍的期盼更是如大旱望云霓,志工邀请爷爷到礼堂参加年度联欢,爷爷很是欢喜。志工在与爷爷闲聊间得知,现年91岁高龄的爷爷,长寿秘诀是:“少吃肉和脂肪性食物、清晨一杯白开水、多运动、常吃素。”话匣子一打开,爷爷分享了诸多理念,在座志工无不叹服。


歌声祝福表真情 踊跃插播展笑颜


老人们展开笑颜,欢喜接受慈济志工送来的生日祝福。

透过志工李华的引荐,某企业爱心社的八位职员和一位9岁的小朋友,也参与了此次的敬老院关怀活动。知识分子的晚年除了书香琴声,还有高歌与热情。新年伊始,慈济志工不忘为生日的老人共度寿诞,欢乐的生日歌和贴心的蛋糕让坐无虚席的老人展开笑颜。


80多岁的杨奶奶和余奶奶开心地接过司仪李娜的话筒,气沉丹田,放声高歌,合唱一首《花好月圆》,声音清脆明亮,让人刮目相看。八岁的杨苏钰与九岁的束可欣,适时奔上台为两位老歌唱家献上鲜花,杨奶奶和余奶奶喜出望处,紧紧抱着两位可爱的小志工,笑的合不拢嘴。


杨苏钰小朋友跟着做志工的爷爷奶奶常来慈济,听说可以到敬老院看望更多爷爷奶奶,提前在家苦练,准备了舞蹈《练字谣》博老人开心。小小身影,紧握双拳,跟着音乐节奏,用身体写大字,争做中华好儿童,认真的模样也让老人渐渐打开心扉。


载歌载舞的联欢会上,老人们被热闹的场面打动,开始踊跃的插播节目,一曲曲动人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将老人脸上的愁容一洗而过。


病魔考验勇面对 高歌一曲表谢意


志工周剑玲手握沈奶奶双手,关切的问候病情。

“青春有梦,感恩志工的付出与关爱!”入住十年来, 帕金森症沈奶奶已习惯与慈济人这样的相聚,八年的相识,除了每月的生日祝福、礼物、音乐、舞蹈、手语、健康讲座知识等,志工用爱搭起的这座心桥,也通到了沈奶奶的心坎上。一首《青春之歌》在沈奶奶不停颤抖的双手中唱完,慈济志工半归在沈奶奶身旁,做人工话筒的支架。这温馨感人的一幕,让在场的不少志工掩面抹泪。“看到老人脸庞上挂起的笑容,感到很欣慰,收获很大,参加这次活动,是有智慧的选择。”苏大二年级学生深受触动,不禁感慨的说。


慈济志工长期的关怀与爱,在老人们逐渐老去的路上,驻足心灵深处的美景。“给予就会得到很多,慈济是最好的方向。”回程分享也坚定了志工走在慈济路上的决心。慈济人把握因缘,广邀大家行善行孝,企业爱心社的加入,已在社会上荡起爱的循环,扩大了善的力量。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