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2 16:00 点击:次

慈济志工转至江西省宜春市访视贫困学生。图:志工仔细地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及家庭环境。(摄影者: 许智凯,日期: 2011/01)
昔日受助转手心向下 助贫困幼苗
老旧公寓,斑驳墙壁,没有什么家俱。但这个遮风避雨的家,张艳平盼了好久。她说:“我的最大想法,就是让爸爸妈妈有一个温暖的家。”
忍不住落泪,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心疼父母亲。因为贫困,从小全家住在乡下的猪圈里,直到两年多前,当了老师,张艳平立刻租房子,把家人接到城里。
还想再给父母亲更好环境,孝顺的张艳平,心中也有满满的感恩要送给慈济人。
张艳平感恩说:“小学五年级,我收到过文具和书包,初中时助学金,之后在大学,慈济人陪我度过那段困难时间。”

慈济志工转至访视贫困学生。图:宜春孩子看到志工的到来,既开心又害羞。(摄影者: 高岳峰,日期: 2011/01)
“我要尽自己的努力,让其它失学的学生,能够体会老师的关怀,让他们相信人间有爱,在困难的时候,会有善良的人站在他们那边,帮助他们。”张艳平说。
这一天,慈济志工花费两个多小时车程,如常来到宜春乡下袁州区,彭爷爷与彭奶奶早在门口迎接。
儿子往生后,靠著夫妻俩拉拔三个孙子,幸好有慈济助学金的帮助,现在孙子有了工作,有的也上了大学。
彭爷爷说:“感谢台湾慈济基金会帮助我们家里,不然书真的读不起,现在孙子工作,拿到工资也可以帮助他人。”
像这样苦尽甘来的体认,江禄军也感到欢喜,他是宜春地区的人大副主任,出身困苦家庭。
江禄军有感而发表示:“我小时候也是单亲家庭,父亲死得早,所以也是要边读书边打工,所以我现在很体谅、很理解这些贫困的学生。”
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所以多年以来,江禄军与慈济人一起访视贫困个案,让每一份爱心都能确确实实发挥力量,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能继续付出,他觉得很幸福。
“陪著慈济做点调查了解、访视,这是我应该做的,帮助贫困学生,让他们懂得回报,我觉得很值得,这个社会都是大爱和谐家庭。”前江西宜春人大副主任江禄军说。
帮助家乡的孩子,完成求学梦。慈济人的爱感动江禄军,要将这份爱与希望继续传承,无限延续。